睡眠占据人生的三分之一,是机体修复、记忆整合及情绪调节的关键阶段。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朱伟主任医师介绍,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尤为突出,成为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抑郁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一、失眠的中医认知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认为其病机与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如《灵枢》所述“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阳失交则夜不能寐。常见证型包括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等,需辨证施治。
二、常见睡眠误区与科学解答
误区一:必须睡满8小时
睡眠需求因人而异,老年人可能仅需5~6小时。判断标准应以晨起精力充沛、日间功能正常为准,避免因“时长焦虑”加重失眠。
误区二:熬夜后补觉可修复损伤
生物钟紊乱会引发代谢失调,短时补觉仅能缓解疲劳,但无法逆转长期熬夜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建议维持规律作息,即使熬夜也尽量固定起床时间。
误区三:打鼾代表睡眠质量高
打鼾可能提示气道阻塞,严重者伴随呼吸暂停(OSA),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明确诊断,否则可能增加中风风险。
三、中医外治法:非药物干预的智慧
作为针灸推拿科医生,我们倡导通过绿色疗法改善睡眠,避免药物依赖:
1、针灸疗法:辨证选穴
**宁心安神法:**神门、内关、三阴交,适用于心火亢盛型失眠。
**调和阴阳法:**照海(滋阴)、申脉(补阳),调节阴阳跷脉平衡。
**调脑安神法:**百会、印堂、四神聪,通过督脉调神改善脑功能。
**特色技术:**耳穴压豆(神门、心、皮质下)、红外线照射(TDP)舒缓神经。
2、推拿与穴位按摩
**头部放松:**按揉印堂、攒竹、太阳穴各1~2分钟,缓解紧张性头痛。
**足部调理:**睡前按摩涌泉穴(滋肾水)、太溪穴(滋阴降火),促进心肾相交。
手部穴位:按压劳宫穴(清心火)、内关穴(宽胸理气),适合焦虑型失眠。
3、辅助疗法
**中药足浴:**夜交藤30g、酸枣仁20g煎汤泡脚,水温40℃,持续15分钟,引火归元。
**五行音乐疗法:**睡前聆听宫调乐曲(如《月儿高》),调节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四、如何通过日常调护打造健康睡眠?
1、优化环境
卧室温度20-22℃,使用遮光窗帘,噪音控制在30分贝以下(可用白噪音掩盖环境声)。
2、规律作息
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建议22:00-23:00入睡),周末偏差不超过1小时。
3、饮食禁忌
宜食:小米粥(含色氨酸)、百合莲子汤(清心安神)。
忌食:咖啡因(睡前6小时禁饮)、辛辣油腻食物(影响脾胃运化)。
4、管理情绪
练习腹式呼吸、八段锦,疏解肝郁;避免睡前刷手机(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
五、什么情况下需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诊:
1.入睡时间>30分钟或夜醒≥2次/周,持续1个月以上。
2.日间嗜睡、记忆力减退,或伴随心慌、头痛等躯体症状。
3.疑似睡眠呼吸暂停(如鼾声中断、晨起口干)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是生命的“充电站”,更是健康的基石。针灸推拿科朱伟主任医师表示,作为中医传承者,针灸推拿科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通过针灸推拿与科学作息相结合,帮助公众重建优质睡眠节律。愿每个人都能在中医智慧的守护下,拥抱酣然入梦的每一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徐湾 罗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