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腰椎、胸椎、颈椎疾病已成为困扰众多患者的常见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诸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坐骨神经痛,头疼等病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疼痛,还限制了他们的日常活动,使其陷入诸多困扰之中。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基于中医理论,特别是古老的丹道功法(形气神合一),从肌肉筋膜骨关节、气和意识的协同角度出发的治疗方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巨大的潜力。
肌肉筋膜骨关节、气和意识各自的生理特性:肌肉其收缩与舒张功能是带动骨骼运动的关键动力源。其中,骨骼肌附着于骨骼,通过收缩舒张实现人体的各种动作。不同部位的肌肉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从精细到大幅度的各类动作。筋膜覆盖在肌肉、骨骼、血管及神经表面,起到保护与支持的作用。其浅筋膜位于皮下,深筋膜则处在肌肉与骨骼之间,不仅维持组织的正常位置关系,还参与力的传导与分配。骨关节由骨、关节和关节囊组成,是身体的支撑架构与运动枢纽,其主要功能涵盖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产生运动以及传递力量,其健康状况直接关乎身体的活动能力与稳定性。
气,作为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关键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的运行依赖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全面沟通人体内外上下,形成人体的有机空间系统。气的顺畅运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一旦气的运行出现不畅或不足的情况,就会引发诸如气滞、气郁、气虚等各种病理状态。
意识则通过神经系统支配着肌肉筋膜骨关节的运动。当大脑产生动作意图时,会发送神经冲动至相应的肌肉,促使其收缩或舒张,进而带动骨骼和关节运动。同时,肌肉筋膜骨关节也会向大脑反馈其位置、状态和运动情况,大脑据此调整神经冲动,以确保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此外,意识还能够影响肌肉的紧张程度与柔韧性,进而对运动能力和受伤风险产生影响。
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中,意识是肌肉筋膜骨关节运动的发起者与调节者。有意识的控制能够精准引导肌肉进行收缩与舒张,调整关节的活动角度和幅度。比如在进行精细的手部动作时,高度集中的意识能使手部肌肉和关节完美协调,顺利完成复杂任务。而且,意识的放松或紧张状态也会直接影响肌肉的紧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肌肉会持续紧张,极易引发疲劳和疼痛。气为肌肉筋膜骨关节的正常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与能量支持。气的充足与运行顺畅,能保证肌肉获得充分的营养供应,维持其正常的收缩功能,使筋膜保持良好的弹性与韧性,让骨关节气血充足,减少关节磨损,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反之,气的运行障碍会致使肌肉筋膜骨关节的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意识还能够引导气的运行。在中医气功等实践中,通过特定的意念调节,可以使气在经络中按照特定路径运行,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比如,当人处于平静放松的意识状态时,气的运行也相对平稳顺畅;而在情绪激动时,气的运行又会受到干扰,出现紊乱;人体的有机空间系统的状态变化,随着思维意识的支配而变化。
中医认为,肌肉筋膜骨关节、气和意识的协调统一,即形气神合一,是保证关节组织正常的基础。在脊椎疾病治疗中,通过特定的治疗手段促使三者达到最佳状态,实现形体放松有度、气机通利调顺、思想意念放松虚无。当脊椎出现病变,比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会破坏肌肉筋膜骨关节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影响气的运行,同时患者因疼痛等不适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意识状态,进一步加重病情。中医丹道功法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气的运行,调节肌肉的紧张度,缓解疼痛症状。同时,引导患者放松意识,配合治疗动作,实现形气神的相互促进与协同恢复。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临床应用案例来进行分析。女性患者,68岁,身高约 158cm,体型微胖。就诊时面色泛红且表情痛苦,由家属搀扶勉强坐下,腰部活动受限,稍有动作便剧痛难忍,腰疼症状已持续一周。她先后在县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就诊,经 CT、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腰椎 3、4、5 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以及退行性病变,两家医院均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希望尽量避免手术,于是前来寻求中医治疗。经检查,患者血压 153/81mmHg,心率 79 次/分钟,10 年前有腰外伤史(不严重,数日后自愈),近两年有不明原因腰疼持续多日且自愈的情况,此次疼痛格外严重,多日生活无法自理,无其他并发症状。
治疗过程,首先让患者坐位放松,对其腰部穴位实施点按。随后,让患者自由活动半分钟,此时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接着,继续点住穴位,引导患者站起来放松活动、行走、蹲起,患者腰部基本不疼,行动自如。治疗后,嘱咐患者忌口腥冷辣食物一周,并休息一周,隔日复诊,患者恢复正常。在这个案例中,通过中医气功丹道功法点按穴位刺激经络,调节了气在腰部的运行,改善了因病变导致的气血阻滞状况。同时,引导患者放松意识,配合治疗动作,使肌肉筋膜骨关节逐渐恢复到相对放松的状态,减轻了对病变部位的压迫与刺激。形气神三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了病情的快速缓解与康复,充分展示了形气神合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在肌肉筋膜骨关节、气和意识在脊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中,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是以意识为主导。在治疗过程中,要将意识的引导置于重要位置。医生通过言语引导患者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动作。同时,患者自身的意识调节也至关重要,通过有意识地放松肌肉,调整呼吸,引导气的运行,能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其次要注重气的调节运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手法和穴位组合,以达到通利气机、调和气血的目的。最后要结合肌肉筋膜骨关节的特点。,针对不同部位的病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手法调整肌肉的紧张度,改善筋膜的弹性,恢复骨关节的正常位置和活动范围。
综上所述,肌肉筋膜骨关节、气和意识在腰椎、胸椎、颈椎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形气神合一理论为脊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调节三者的状态,实现了对病变部位的有效治疗与身体机能的整体恢复。临床应用案例表明,基于这一理论的治疗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肌肉筋膜骨关节、气和意识在脊椎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丹道功法形气神合一),不断完善治疗方法与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推动中医在脊椎疾病治疗领域的蓬勃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江西中医药大学张敬文导师,晓宁老师的教诲和指导。
作者: 阎风臻 日照市街头镇季家官庄村卫生室
来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