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病从肝起”,尤其在冬季,肝脏更为脆弱。不仅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而且干燥的空气容易使人上火,导致肝气郁结。然而,肝脏作为一个“沉默”的器官,在生病时往往症状隐匿、难以察觉,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损伤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科学护肝不仅需要定期体检,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将肝脏暴露于高风险因素之下。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六种伤肝行为,看看你是否中招。
1. 高脂肪与高果糖食物:美味背后的陷阱
汉堡、炸鸡等高脂食物虽然美味,但进入体内后容易导致代谢异常。脂肪代谢不出去时,会在肝细胞中大量堆积,使肝细胞丧失功能,甚至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样,蜂蜜、蛋糕、水果、含糖饮料等食物中的果糖也会带来类似问题。每天摄入超过80克果糖(一瓶500毫升的含糖饮料约含25克果糖,一斤葡萄约含36~45克果糖)会促进肝脏中脂肪的生成,进而引发脂肪肝。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2. 负面情绪:怒火伤肝并非空穴来风
“气到肝疼”并非一句玩笑话,负面情绪确实会伤肝。研究发现,容易生气的人患肝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8倍。负面情绪会导致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引起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增加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力下降。
3. 超重与肥胖:脂肪肝的温床
研究发现,在超重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为49%,而在肥胖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81.8%。体内过多的脂类物质会使肝脏中的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脂肪,导致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前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感,但如果不及时干预,10-15年内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肝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
4. 过量饮酒:酒精的隐形伤害
尽管酒精对肝脏的危害众所周知,但它并不是伤肝行为中的“冠军”。进入体内的酒精通过肝脏分解后会产生大量乙醛,乙醛不仅直接损伤肝细胞,还会诱导免疫细胞攻击肝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男性每天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5克(约750毫升啤酒或250毫升葡萄酒),女性不超过15克(约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超过即为过量饮酒。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5. 霉变食物:黄曲霉毒素的威胁
有些食物虽然表面无异样,但闻起来有异味或吃起来有苦涩感,这很可能是黄曲霉毒素已经入侵。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强,一旦进入体内便会造成肝细胞受损、变形甚至坏死。黄曲霉毒素在100℃的环境下仍能存活20个小时,因此霉变食物即使煮熟也不能食用。
6. 滥用药物与保健品:肝脏的沉重负担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分解和吸收。滥用镇痛药、感冒药、抗生素等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同样,长期服用保健品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无论是药物还是保健品,都不建议自行服用,应在专业药师或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守护肝脏健康的小贴士
- 合理饮食:控制高油、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量多吃鱼类、瘦肉、蛋类等高蛋白食物及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 调节情绪:长期冥想有助于减少生气的频率,保持积极情绪,让肝脏远离负面情绪的困扰。
- 降脂食物:胡萝卜、山楂、无花果等食物有降脂作用,脂肪肝患者可适量多吃。
- 避免霉变食物:谷物、坚果、豆类等容易沾染黄曲霉毒素,食用时要特别小心,确保食物新鲜安全。
- 控制饮酒:尽量避免饮酒,如果不得不喝,注意不要空腹、快速或大量饮酒,以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 谨慎用药: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和保健品,应在专业药师或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确保用药安全。
通过及时改掉伤肝的坏习惯,遵循护肝宝典,我们的肝脏有机会重回健康活力。希望这篇盘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肝脏,享受健康生活。
来源: 泽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