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新生命降临,新手爸妈们在喜悦之余,也常常会被宝宝的睡眠问题所困扰。了解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并掌握有效的培养策略,能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宝成为“睡眠小能手”,也能让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更加轻松。

一、新生儿睡眠特点

睡眠时间长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每天睡眠时间可在16~20个小时。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身体和大脑在快速发育,睡眠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睡眠周期短

新生儿的睡眠周期通常为45分钟~1个小时,比成人短得多。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新生儿会经历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浅睡眠时,宝宝可能会有一些小动作,如微笑、皱眉、四肢抽动等;深睡眠时,宝宝则比较安静,呼吸平稳。

昼夜不分

刚出生的新生儿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他们可能在白天和晚上都有长时间的睡眠,也可能在任何时候醒来。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生物钟尚未完全建立,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外界的昼夜变化。

二、新生儿睡眠规律的发展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睡眠主要是由生理需求决定的。他们通常会在饿了、尿了或不舒服的时候醒来,吃饱、换好尿布后又会很快入睡。宝宝的睡眠没有固定的时间和规律,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的需求随时进行照顾。

出生后的第二个月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的睡眠逐渐有了一些规律。白天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晚上的睡眠时间会相对延长。宝宝可能会在白天有几次小睡,每次睡眠时间为1~2个小时。晚上的睡眠可能会连续几个小时,中间可能会醒来一两次吃奶。

出生后的第三个月

到了这个阶段,宝宝的昼夜节律开始逐渐形成。他们白天的清醒时间会进一步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会更加稳定。宝宝可能会在白天有两到三次小睡,每次睡眠时间为1~2个小时。晚上的睡眠可能会连续4~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三、培养新生儿良好睡眠习惯的策略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家长就可以尝试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喂奶、换尿布、洗澡和睡觉,让宝宝逐渐适应这种规律。例如,可以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然后让宝宝玩一会儿,再进行洗澡等活动。晚上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睡前准备,如调暗灯光、播放轻柔的音乐等,帮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非常重要。房间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保持在24~26℃。湿度要适中,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可以使用遮光窗帘,避免光线过强影响宝宝睡眠。床上用品要柔软舒适,避免有过多的杂物。同时,要保持房间的安静,避免有噪音干扰宝宝睡眠。

培养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

新生儿在睡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醒来。家长可以在宝宝醒来后,先查看是否饿了、拉脏了,或有其他原因让宝宝不舒服。不是这些原因造成,就可以轻轻地拍拍宝宝给予安抚,或者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帮助宝宝重新进入睡眠状态。逐渐培养宝宝的自我安抚能力,让宝宝能够在醒来后自己入睡,而不是每次都需要家长的帮助。

避免过度刺激

在宝宝睡觉前,要避免过度刺激宝宝。不要让宝宝玩得过于兴奋,不要给宝宝看过于明亮或闪烁的灯光,不要给宝宝听过于嘈杂的声音。可以给宝宝做一些轻柔的按摩,或者给宝宝讲一个安静的故事,帮助宝宝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

建立固定的睡前仪式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睡前仪式可以包括洗澡、换尿布、喂奶、讲故事、听音乐等活动。这些活动要在每天晚上相同的时间进行,让宝宝逐渐形成条件反射,知道这些活动结束后就该睡觉了。

四、常见的新生儿睡眠问题及解决方法

频繁夜醒

新生儿频繁夜醒是很常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饿了、尿了、不舒服、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宝宝不是因为饿了或尿了醒来,可以轻轻地拍拍宝宝,或者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让宝宝重新入睡。如果宝宝频繁夜醒的问题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增加奶量,避免宝宝半饱入睡,频繁醒来。

白天睡太多,晚上不睡觉

如果宝宝白天睡太多,晚上可能会不睡觉。家长可以逐渐调整宝宝的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可以在白天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让宝宝多玩一会儿,避免宝宝在白天长时间睡觉。同时,要保持晚上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帮助宝宝更好地入睡。

入睡困难

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睡眠环境不好、过度疲劳、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引起的。家长可以检查宝宝的睡眠环境,确保环境安静、舒适、黑暗。如果宝宝过度疲劳,可以提前进行睡前准备,让宝宝早点入睡。如果宝宝缺乏安全感,可以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或者轻轻地拍拍宝宝,让宝宝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陪伴。

总之,了解新生儿的睡眠规律,并掌握有效的培养策略,对宝宝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家长们要耐心地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宝成为“睡眠小能手”,为宝宝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休息和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享受幸福的育儿过程。

作者|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朱春梅

来源: 朱春梅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