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的日子很舒服,但不管你愿不愿意,春节假期转眼就结束了。从假期模式切换到上班模式,你是否出现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厌食等情况,甚至出现焦虑、神经衰弱等,一想到上班就浑身难受,感觉身体好像被“掏空”……这种状态被称为“节后综合征”。
大家都焦虑到什么程度了呢?“开工前防脱发喷雾已卖4万份”的词条冲上热搜就可见一斑。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田宏介绍,“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医学上疾病,只是一种状态的调侃,指的是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进入工作的紧张状态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在节后的几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和学习的效率变低等反应。
这几大节后表现你中招了吗?
1.睡眠紊乱
长假期间玩乐过度,甚至熬夜、通宵等,使身体缺乏休息,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2.胃肠道功能紊乱
假日里少不了大吃大喝,放纵过后,有人可能会出现胃负担重、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
3.疲劳焦虑
在高度兴奋、热闹的假期后,马上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无聊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心烦气躁、疲乏无力等情况。
4.沉溺手机
假期长时间刷手机,不仅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胡潇予介绍,现代人日常持续处于紧张、快速、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会对长假产生“解放身心、彻底放松、远离工作”的过度期待,所以当长假结束的时候,心理上就会出现“又要回到枯燥的工作中”的巨大落差里。再加上一部分人在假期中的生活状态相对于平时有很大不同,从作息不规律、吃喝玩乐一下子回到井然有序的工作里,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
调整生活节奏,“元气满满”上班
1.尽快调整作息,放松大脑
快速恢复体力的最佳方法是补足睡眠,上班后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下了班,早点回家,尽量不要参加应酬或娱乐活动,避免继续亢奋,不要再熬夜。伴随着轻音乐,闭上双眼做深呼吸的同时冥想,也可以适当按摩,让身体更好地放松。睡前洗个热水澡或泡泡脚,再喝杯热牛奶都有助于睡眠。
2.调整饮食,减轻肠胃负担
假期的各种聚会都吃得比较油腻,加上熬夜,肠胃负担重。因此,长假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比如定时饮食,恢复正常的一日三餐,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粥等清淡食物,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得到休息。假期中因过长时间对着手机屏幕,还可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因为维生素A对防止视力减退有一定的效果,比如菠菜、胡萝卜等。
3.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饮食控制后,晚间适度的运动可促进胃肠调整到正常状态。运动不仅能缓解压力、控制体重,还能促进睡眠。我们可以在下班后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慢跑、游泳、跳舞、羽毛球、广场舞等,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以便更有活力地开展节后工作。
4.节后工作强度不宜过大,需循序渐进
节后短期内不宜开展强度过大的工作,而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简单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需要给自己一个角色转换的缓冲期,慢慢过渡到节前紧张的工作状态当中。
如果自知难以收心,在节假日最后一天可以先适应一下工作日的作息,制定一个工作时间表,将次日的工作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按时保质地完成常规任务。你还可以将工作学习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不妨用一个微笑奖赏一下自己。当然还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年初所做的工作计划,用自己树立的工作目标给自己打打气,重新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