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学校陆续开展学生视力筛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学龄前儿童已早早戴上眼镜。为此,作为营养师提醒各位家长:在关注孩子用眼卫生和保证户外活动的同时,合理的膳食营养同样是守护眼健康不可忽视的一环。


眼睛发育的关键阶段不容忽视

0-3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2岁前均属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这不仅是近视、弱视等视力问题的高发阶段,更是进行干预和预防的黄金时期。此阶段若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会直接影响视觉功能正常发育,显著增加未来发生近视或弱视等问题的风险。

守护视力,这些营养素必不可少

眼睛作为高度精密的视觉器官,其健康发育和正常功能维持,依赖于多种营养素的精密调控。以下是几类对视力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及其主要功能:
1.蛋白质:视觉发育的基石

蛋白质是构成眼球组织的基本成分,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眼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视功能衰退。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鱼肉、禽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2.维生素A:暗光视力的守护者

维生素A是维持角膜和视网膜健康的必需营养素。缺乏时易导致夜盲症,严重时可能引发干眼症甚至角膜软化。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均为其良好来源。
3.维生素C与E:抗氧化双雄

两者均为强效抗氧化剂,能协同减轻氧化应激对眼球的损伤,有助于延缓晶状体老化,对预防白内障等具有积极作用。柑橘、猕猴桃、坚果和深色蔬菜中含量丰富。
4.B族维生素:视神经的能量站

B族维生素参与视网膜和角膜的能量代谢,对视神经传导功能具有支持作用。全谷物、瘦肉、蛋奶等是其主要膳食来源。
5.钙:眼球结构的稳定剂

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保持眼球壁的形态稳定与弹性,缺乏可能影响眼球发育,增加近视发生风险。奶制品、豆类、芝麻等是优质钙源。

6.叶黄素:天然蓝光过滤器

叶黄素聚集于视网膜黄斑区,能有效过滤有害蓝光并降低光氧化损伤。菠菜、西兰花、玉米、南瓜等蔬果中含量较高。
7.DHA:视网膜的结构专家

DHA是构成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充分摄入有助于提升视觉敏锐度和夜间视力。三文鱼、鳕鱼等深海鱼是DHA的优质来源。研究表明,膳食中摄入较多Omega-3脂肪酸的儿童,近视发生风险相对较低。

8.微量元素:不可忽视的“睛”灵
 锌:直接参与维生素A的转运与视觉形成过程;
 铬:影响糖脂代谢,缺乏可能干扰晶状体调节功能;
 硒与锰:维持眼组织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
 海产品、动物内脏和坚果等是这些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营养+行为,双管齐下更有效

仅靠单一营养补充不足以全面防控近视,必须与科学的用眼行为相结合,形成双重保障:

户外活动:保证每日累计不少于2小时的日间户外活动,自然光线的充分接触,是刺激视觉健康发育、延缓近视发生最有效的天然方式之一;

科学用眼:遵循“20-20-20”护眼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外远眺不少于20秒;

定期筛查:建议定期进行专业视力检查,学龄前儿童每半年至一年一次,学龄儿童每3-6个月一次,建立完善的视觉健康档案。

走出饮食误区,科学护眼

1.理性看待“护眼食物”

虽然某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对眼睛有益,但它们更多是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也无法直接逆转已有的眼病。
2.不盲目补充营养品

在膳食均衡、不挑食的前提下,儿童一般可通过日常饮食摄取足够的眼健康所需营养素。若无明确缺乏症或医生建议,通常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或护眼类保健品。
3.控制饱和脂肪摄入

多项研究提示,长期摄入高饱和脂肪饮食(如黄油、红肉、棕榈油等)可能与近视发生风险上升相关,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适量控制。
4.减少精加工食品

过多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高糖零食和快餐,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视觉系统的健康维持,不利于视力维护。

结语

儿童视力健康,离不开“营养筑基、行为助力、监测护航”三方面的协同努力。作为家长,应引导孩子建立均衡的膳食模式,增加全谷物、新鲜蔬果与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挑食行为和零食依赖,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明亮“视”界打下坚实基础。

让我们从今天的一餐一饭开始,共同守护孩子清晰、健康的美好未来!

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蔡华、文庆子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