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许多健身爱好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在日常训练结束后明明很困,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或者白天很困,晚上失眠,这些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它——皮质醇。
皮质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都说它是健身人士的“克星”,我们有没有办法“反制裁”它呢?
一、为什么锻炼后会感觉困?
如果你睡眠不错,饮食也很健康,但锻炼完就是感觉特别困,甚至锻炼过程中就开始打哈欠,这是怎么回事?
1.糖原消耗
当我们进行高强度训练时,我们身体的交感神经会得到强烈激活,让我们加快呼吸,提高心率,以适应健身的节奏;但到了后期,副交感神经就会开始占据主导,让身体恢复,心率下降,两种神经交互抑制,引发疲劳感。
同时,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训练会消耗大量糖原,糖原作为肌肉的“能量仓库”被快速消耗,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进一步触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信号。
2.肌肉微损伤
运动过程中,肌纤维在收缩——拉伸的循环中产生微小裂痕,这种损伤会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身体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调动修复资源,这个过程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导致整体疲乏感增强。
3.乳酸堆积
如果运动强度比较高,大量乳酸积累也导致肌肉疼痛和疲劳感,肌肉通过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这种代谢废物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酸痛和疲劳感。此外,在持续的高强度健身后,身体也需要重新分配资源以促进恢复,比如血液就会在健身后从主要肌肉群流向消化系统,导致困乏。
二、为什么那么困却睡不着?
说回主题,为什么那么困,却睡不着,“背后黑手”其实是皮质醇。
1.什么是皮质醇
皮质醇是肾上腺产生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产生和分泌,其分泌量占肾上腺皮质激素总量的90%。
这种激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昼夜节律:清晨6点达到峰值,帮助人体从睡眠中苏醒;夜间12点降至最低,为深度睡眠创造条件。
实际上,皮质醇对于人类来说,属于准备激素,作用主要是让我们可以应对面对的危险,在必要的时候增强心肺输出,增加红细胞载氧量,调动人类潜能,保持血糖稳定。比如,当人体遭遇突发危险或长期压力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被激活,促使皮质醇分泌量在30分钟内提升3-5倍,在面对危险时全力输出,使我们尽快脱困。
但是对于健身人群来说,长时间的皮质醇过高是灾难性的事故。
三、皮质醇如何影响睡眠?
皮质醇与睡眠的关系呈现“昼夜对抗”模式。正常情况下,夜间皮质醇水平应下降80%以上,为褪黑素分泌创造条件。
但当皮质醇节律紊乱时,会产生多重睡眠障碍:
1.生物钟错乱
夜间皮质醇持续升高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导致入睡困难。研究发现,皮质醇水平每升高1μg/dL,入睡时间延长12分钟;
2.神经兴奋性增强
皮质醇通过激活杏仁核等情绪中枢,增加焦虑感。有数据显示,高皮质醇血症患者中,大部分人都伴有广泛性焦虑障碍;
3.睡眠结构破坏
即使入睡,高皮质醇水平也会减少深度睡眠时长,导致次日疲劳感加重;
4.代谢紊乱
皮质醇诱导的胰岛素抵抗会引发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两者都会导致频繁觉醒。
四、如何降低皮质醇?
1.运动优化
采用间歇训练法,减少持续高强度运动。
2.营养干预
增加Omega-3摄入,可降低炎症因子IL-6,间接调节HPA轴;避免睡前3小时摄入咖啡因。
3.行为调节
实施“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重复5个循环可快速降低皮质醇;建立固定睡眠仪式,每周累计补觉不超过10小时,防止打乱生物钟。
4.疾病治疗
对于已确诊特殊病症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降低皮质醇。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