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睡觉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做梦、打呼噜、磨牙、说梦话……而这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要属做梦。
几乎90%的人睡觉时都做过梦,剩下10%没做过的,可能只是忘记了,而且梦里的事情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那么,你可曾想过,为什么睡觉时会做梦?经常做梦,是好还是坏呢?
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的大脑是24小时不停歇的,即使在睡觉中,也会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些活跃的脑细胞就可以在人的脑部形成梦。
有人想问有谁一辈子都从来没做过梦?这个问题暂且不知道,因为做梦这件事非常主观,没有客观的仪器能判断这个人此刻正在做梦。不过,从目前科学家调查的人群数据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做梦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科学家们通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对睡眠结果和分期的监测,结果发现,单纯做梦本身并不会影响睡眠(也不会影响睡眠结构),但是噩梦是个例外。注意,医学上对噩梦有更严格的定义,是指一种会让你从睡眠中“惊醒”的噩梦。由于会醒过来,且常常会让人不敢睡觉,因此,噩梦是会影响睡眠的。那种很紧张、很害怕但是不会惊醒的梦,被称为“紧张梦”。紧张梦是正常的,通常也是良性的。
说到噩梦会影响睡眠,你可能会有点担心:我曾做过这种噩梦;我家孩子也曾做过噩梦;这要紧吗?
事实上,对孩子和成年人来说,偶尔做噩梦也是很正常的。虽然当晚会影响睡眠和白天的状态,但只要不频繁,都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你有以下情况之一,就建议看医生了:
· 噩梦一周不止发生一次。
· 噩梦会影响你的睡眠、情绪和/或日常活动。
· 噩梦开始的同时,你开始使用一种新的药物。
要知道,频繁噩梦会造成睡眠不足,且会出现焦虑,害怕睡眠,主动减少睡眠。而睡眠剥夺又会让睡眠期间的快速眼动期反弹(变更多),继而导致更多的噩梦,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这个时候,不要硬抗,建议看专科医生。目的有 2 个:
1.评估频繁做噩梦的潜在原因,有些原因是可以治疗的。
2.治疗噩梦这个症状本身,减少噩梦发生的频率,减少对生活的影响。
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感觉梦多是表示没睡好和白天状态不行呢?
这个时候,需要先抛开梦的问题,而是直接从“睡眠不好、白天状态糟”开始找原因。比如,睡眠环境改变、身体有不舒服,情绪的改变,最近服用了某些药物(包括保健品、中草药),以及有某种特殊的睡眠障碍。
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大脑在某些睡眠阶段的活动表现。每个人每晚都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在整个夜晚的睡眠中,大多数人会做多个梦,但并不是所有的梦都会被记住。
因此,做梦本身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经常做噩梦(被吓醒那种),或者,虽不是噩梦但感觉白天状态受到了明显影响,则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来源: 中课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