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发的“航小妍”智能人形机器人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款人形机器人具备自主建图导航与多样化地形适应能力,未来有望执行箭体巡检、空间站作业乃至外星球资源开发等任务。
2025-11-01 16:44:52
收藏1955年,钱学森归国,距今已整整七十载;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也已书写了69年的辉煌篇章。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注定,钱学森归国日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日,竟然是同一天——10月8日,二者相差一年。
2025-10-25 16:52:29
收藏2003年10月15日,亿万中国人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性的一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英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22年后的今天,一起沿着这条时间的脉搏,回顾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25-10-18 20:34:43
收藏2008年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任务中成功执行了中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他的那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2025-10-10 16:44:07
收藏尽管50多年前人类已成功登月,但新世纪以来超半数月球探测器着陆任务失败。本文通过分析以色列、印度、日本等多个国家探测器失败案例,指出技术冗余不足、测试不充分及软件缺陷是主要原因,强调深空探测仍需扎实的
2025-09-27 22:23:21
收藏这是一篇关于选择与奉献的颂歌。文章通过讲述钱学森人生中的数次关键抉择——从立志造铁路到毅然改学航空,从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到回归一穷二白的祖国——展现了他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崇高情怀。
2025-09-16 14:54:15
收藏为何我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嫦娥六号如何从“暗面”带回样本?这片远离地球干扰的“净土”隐藏着月球最古老的秘密,是探索宇宙的绝佳窗口。一文带你读懂月球背面的形成、探索与未来。
2025-09-11 15:44:49
收藏本文围绕航天器着陆外星球的巨大挑战,探讨了高精度导航、自主避障、动力调节等关键技术方案,并展望了重复使用、人工智能及新型动力系统等创新技术如何助力未来探索更复杂、更遥远的地外世界。
2025-09-04 17:59:53
收藏中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嫦娥五号与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玄武岩样品,发现月球在20亿至28亿年前仍存在火山活动,推翻了此前“月球30亿年前已休眠”的观点。
2025-08-28 14:16:0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