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别化的概念

  性别化是指儿童在特有的文化中获得符合性别要求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的过程。1

  二、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性别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几乎在每个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类就是性别。儿童一出生,父母得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有关孩子的性别的——“男孩”或“女孩”。性别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父母或其他人对待儿童的方式,如给孩子取名、送服饰和玩具、与儿童游戏和谈话等无不传递着社会有关男女不同的标准和期望。2

  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并将这类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系统中,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儿童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就是性别化。这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别化又称性别类型化。儿童的基本生物特征、社会经验和认知发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性别化。2

  三、性别化的发展性别认同的发展

  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Thompson,1975)。大多数2.5~3岁的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换换衣服和发型就能变成另一个性别的人。5~7岁儿童才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这正是儿童初步达到液体和数量守恒的阶段(Marcus & Overton,1978)。儿童先是理解自我的性别坚定性,继而是同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最后是异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Eaton & Von Bargen,1980)。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2

  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每位父母都有一套性别角色标准,在孩子出生后,父母就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子女。他们鼓励哪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哪些不适当的行为。儿童几乎在正确使用性别标签不久,就获得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有一项研究(Kuhn,Nash & Brucken, 1978)给2.5~3.5岁的儿童两个不同性别的娃娃,问他们这两个娃娃分别从事什么活动,如做饭、缝衣服、玩娃娃、开火车或卡车、打架、爬树等。几乎所有2.5岁的儿童都有一些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知识,而3.5岁儿童知道得更多。2

  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更多地知道哪些玩具、活动更适宜男孩或女孩,男孩和女孩各自在哪些学科占有优势(Serbin,Powlishta & Gulko,1993;Welch-Ross & Schmidt,1996)。对于性别角色心理维度标准的认识要到学龄后儿童才能获得,而且相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标准要灵活得多。3~7岁的孩子将性别角色标准看成是不容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Biernat,1991;Ruble & Martin,1998)。8~9岁时,儿童在关于性别的认知上开始变得较为灵活(Levy,Taylor & German,1995; Machle, et al.,2001)。2

  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为对玩具的选择上。大约1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18~24个月的婴儿即使在没有其他玩具的情况下,也通常拒绝玩异性孩子的玩具(Caldera, Huston & O’Srien,1989)。进入幼儿园 后,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他们常分成男女不同的游戏小组(Hartup,1983)。2

  4~9岁的男女儿童对性别角色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遵从这些社会要求。然而,女孩比男孩对异性玩具、游戏和活动兴趣保持得更久些。有人(Richardson & Simpson,1982)记录了750名5~9岁儿童在给“圣诞老人”的信中表达的玩具偏爱。尽管他们的要求大多反映了各自的性别偏爱,但女孩比男孩要异性玩具的更多些。

  一项追踪研究在考察儿童早期几种性别化行为的稳定性时,发现凡事与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 ,由于在儿童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受到强化,因而有可能保留下来,成为比较稳定的 个性特征,而那些与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不符合的行为,则因自幼得不到强化甚至受到谴责而可能逐渐消退。2

  四、性别化的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是儿童的性别决定了父母或是其他人怎样对儿童实施性别化的教育。2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化是儿童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2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认为儿童会构建一种自我性别图式,并根据性别图式评价信息、环境刺激等对自己是否合适。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态度和行为的两种机制是直接训练(强化适当的性别行为,惩罚不适当的性别行为)与观察学习。2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指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2

  整合理论

  这些观点增进了对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解,各种理论强调的不同过程似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分别有特别的意义,所以就出现了一种整合理论的倾向。生物理论说明,出生前的生理发展是人们判定一个孩子性别并依照性别采取相应抚养方式的主要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年幼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与其性别一致的行为,主要原因是他人强化了他们的此类行为,形成了基本的性别认同。2.5~3岁的儿童获得了基本的性别认同,并开始形成性别图式。而当他们到了6~7岁,能够理解性别恒常性时,就不再完全依赖于性别图式,他们开始对同性别榜样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学习判断更适合自己性别群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一阶段,认知发展理论起着重要作用。在青春期及以后,青春期生理的巨变与新的社会期望(性别强化)一起,使青少年重新审视自己的自我概念,形成成人的性别认同。在这一阶段则是各种理论综合作用的结果。2

  其他观点:家庭影响

  此外,关于儿童的家庭结构对儿童性别化的影响也有大量报道。父母对子女数学能力的预期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儿童会逐渐接受父母的概念,男孩感到自信而女孩常感到沮丧和焦虑,容易低估自己的一般学习能力,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

本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郑高鹏进行科学性把关

性别化

图文简介

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更多地知道哪些玩具、活动更适宜男孩或女孩,男孩和女孩各自在哪些学科占有优势(Serbin, Powlishta&Gulko。大约1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儿童会逐渐接受父母的概念,男孩感到自信而女孩常感到沮丧和焦虑,容易低估自己的一般学习能力,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