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西兰13日发生地震不同机构给出的震级为何有差异?高震级、浅震源为何伤亡小?针对公众对此次新西兰地震的困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日前做出回应。
地震 新西兰地... 震源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1 2016-11-16 16:25:32
3月以来,全球7级以上地震多发
地震 全球 发生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1 2016-04-19 10:32:55
谈起地震,自离不开张衡。张衡是中国东汉时代的伟大科学家,公元132年发明了人类的第一架地震仪器——地动仪,仪器全部由青铜铸造,直径约2米,高3米左右,八个龙首各含一个铜丸,地震的时候有一个铜丸会掉落到蟾蜍的口中,听到声响后,人们不仅能知道地震了,还可以按照铜丸掉落的正负方向大体判断出地震的方位。
地震 原理 地动仪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1 2016-05-11 17:12:48
“慢慢晃,慢慢摇,九十里外等着瞧”这条谚语颇具代表性,是判断自己远离震中区的重要标志。
地震 地震波 摇晃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地震 建筑 抗震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1 2016-04-25 13:41:36
地震不可避免,无法阻止。虽然不可谈震色变,但地震毕竟是群灾之首,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努力,共同面对,是可以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
地震 减灾 演练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1 2016-05-08 15:00:20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从2009年设立以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地震 5.12 防灾减灾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1 2017-05-12 14:42:39
2001年4月27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它主要执行国内外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任务。
地震 救援 灾害
来源:科普信息化建设3 2016-04-27 0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