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一代新人正在成长。姚檀栋相信,他们必将承前启后,为研究青藏高原、保护青藏高原实现更大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8-22
我国在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上,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任务仍然艰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定要把握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8-2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李德平3月16日在北京逝世。其父亲李继侗是著名植物学家、林学家,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父子同为院士。
北京科技报
2025-03-17
邬贺铨表示,通信工程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专业,其知识结构正在不断拓展,要跟感知、导航、定位融合,进一步还要通算融合、天地融合。青年学子应该认识到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要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6-28
王赤说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胸怀天下,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更加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吸纳更多优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8-12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高校要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极特需的优才、偏才有效选拔机制,通过将前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为国家源源不断地造就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8-20
去外地一个星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最放心不下的,是家禽种质资源基地里刚出壳不久的雏鸡。8月9日,回到郑州第二天,他就先后赶往位于原阳和临颍的基地,钻到养鸡场里看看。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8-19
8月13日,河南省农科院张新友院士团队在权威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花生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花生的遗传驯化史和遗传机制,并挖掘出一批事关花生特性的关键基因,对指导花生育种工作意义重大。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08-19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在我国领先领域,要增强战略自信,结合自身制度和技术优势,继续加强体系化布局,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在特色赛道上抢占先机。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8-20
余梦伦说,它是自力更生的航天发展道路的伟大胜利,是在重大航天工程中“出成果、出人才”的生动实践。这对于新时代的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无疑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与指引作用。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