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重回长白山腹地,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缩影,彰显了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决心与成效。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1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有效实施,是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意义。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3
科学设计、持续修复是蜈支洲岛生态恢复的关键。岛方与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性地研发了多种珊瑚苗圃和人工礁体,有效提高了珊瑚的存活率和覆盖率。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30
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0
东营黄河口湿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年轻、最典型、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达4567平方公里,湿地率高达41.58%,涵盖了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类14型湿地。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3
自2000年起,巴彦淖尔市便全力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沙工程,采取防、治、用相结合的策略,拉开了沙漠生态保护的大幕。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系纵横交错。河流,如同大地的血脉一样源远流长。星罗棋布的湖泊,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让我们一起来看,它们到底有多美。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2023-04-28
202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发布了迄今为止最精细的黑猩猩脑图谱——黑猩猩脑网络组图谱。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7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实践。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07
贺兰山生态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宏伟蓝图中的一环,承载着维护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稳定与生态安全的使命,同时也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自然遗产。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1
当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升公众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认知。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09-09
北戴河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这片蓝色瑰宝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我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决心。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三峡集团用清洁能源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绿色动力,用水电科技进步造福人类,努力成为“清洁美丽世界”的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2023-06-25
近日,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陆俊林、田红巧、朱家娜、梁芳榕4位研究生组成的“苍山地衣猎手队”获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
2024-12-26
在广西北海涠洲岛附近的海域,布氏鲸的栖息情况成为了衡量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2023年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数量已接近60头,这一数字的增长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198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褐马鸡命名为“山西省省鸟”。作为中国鸟类的特有种,褐马鸡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是自然界的瑰宝。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