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发布了迄今为止最精细的黑猩猩脑图谱——黑猩猩脑网络组图谱。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7
北戴河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这片蓝色瑰宝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我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决心。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3
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有效实施,是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意义。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3
东北虎重回长白山腹地,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缩影,彰显了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决心与成效。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1
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10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实践。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5-01-07
近日,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陆俊林、田红巧、朱家娜、梁芳榕4位研究生组成的“苍山地衣猎手队”获首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
2024-12-26
科学设计、持续修复是蜈支洲岛生态恢复的关键。岛方与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性地研发了多种珊瑚苗圃和人工礁体,有效提高了珊瑚的存活率和覆盖率。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30
东营黄河口湿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年轻、最典型、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面积达4567平方公里,湿地率高达41.58%,涵盖了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类14型湿地。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3
西黑冠长臂猿,其种群数量极为有限,为了保护西黑冠长臂猿,2005年,云南省提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理念,2010年出台并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六盘山中的“生命之桥”,不仅是一座连接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桥梁,更是一座连接人与自然心灵的纽带。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保护自然、尊重生命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不仅是自然界的绿色瑰宝,更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部分。这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的翠绿屏障,成为了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蓝碳明星”。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自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以来,这些区域便成为了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阵地。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乌梁素海不仅承载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更是众多鸟类的天堂与迁徙的中转站。2024年珍稀鸟类大红鹳首次现身乌梁素海。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在广西北海涠洲岛附近的海域,布氏鲸的栖息情况成为了衡量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2023年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数量已接近60头,这一数字的增长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自2000年起,巴彦淖尔市便全力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沙工程,采取防、治、用相结合的策略,拉开了沙漠生态保护的大幕。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2
2024年初,两台红外相机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捕捉到了这一极度濒危物种——雪豹的珍贵影像,标志着云南省首次在野外成功监测并记录到雪豹的存在。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