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的无垠大地上,有一座被翠绿覆盖的山脉——无量山。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宝库,更是西黑冠长臂猿的家园。五月的无量山,万物生长,生机盎然,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森林中,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正用他们的汗水与坚持,为西黑冠长臂猿的繁衍与生存默默奉献。

西黑冠长臂猿,这种被誉为“树冠精灵”和“森林中的歌唱家”的珍稀动物,其种群数量极为有限,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啼叫声悠扬婉转,如同天籁之音,却也在提醒我们,这个物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并且长臂猿的繁殖周期较长,平均每隔四年才繁育一胎,这使得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极为缓慢。

为了保护西黑冠长臂猿,2005年,云南省创新性提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理念,2010年出台并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紧急行动计划。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西黑冠长臂猿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承载着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重任。保护区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交界处,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

在这里工作的长臂猿监测员们,日常工作忙碌且艰辛。为了监测长臂猿的生活习性,他们需要长时间跟踪观察,记录长臂猿的作息、进食等情况。这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要具备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介绍,得益于坚持不懈开展监测和保护、连接破碎化的栖息地、建设食源基地等工作,西黑冠长臂猿的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威胁因素减少,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域不断扩大。

在无量山的怀抱中,西黑冠长臂猿正享受着属于它们的宁静与和谐。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们,正用他们的坚持与努力,为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长臂猿家庭在无量山的森林中繁衍生息,听到它们悠扬婉转的啼叫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就让我们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蓝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核: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来源: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