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XR的深度融合,正在塑造一个智能化、沉浸式的未来世界。从生产到娱乐、医疗到教育,AI与XR正在重塑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CHN九象科技
2025-05-18
复旦大学在集成电路领域获关键突破!由该校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制的“破晓”皮秒闪存器件,擦写速度快至400皮秒,相当于每秒可执行25亿次操作,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最快半导体电荷存储器件。
科普中国
2025-04-17
大数据已经悄悄走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未来我们也许能够创造出更神奇的大数据应用,让世界变得更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4-16
CT扫描的原始数据是设备直接采集的未处理信号,其数据量通常是最终图像的10-20倍。
Engineering前沿
2025-04-09
传统CT诊断需经过数据采集、图像重建、医生读片等多重环节。若AI能直接从原始数据中提取诊断信息,或将简化流程、缩短时间。
Engineering前沿
2025-04-09
联邦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数据不动,模型动”——参与方在本地训练模型参数,仅共享参数更新而非原始数据。
Engineering前沿
2025-04-08
当机器学习模型将沉降控制精度推进至0.3毫米级,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基建从“建造”到“智造”的跨越。
Engineering前沿
2025-03-20
近期,算法不透明和大数据“杀熟”再次引起关注。对于平台经济发展,市场监管部门也明确表态,要督促平台企业提高算法透明度,优化算法规则。
北京科协
2025-03-15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了2000元。“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靠谱吗?
北京科技报
2024-12-19
AI与人类智慧的结合,正在推动知识的高效创造与传播。未来,AI技术将进一步重塑人们获取和分享知识的方式,使其更加互动、沉浸。(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2024-12-13
在自己经常光顾的网络平台上,一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总是比别人高;换个手机登录网购APP,同一商品的价格居然会相差几十到上百元……
科普时报
2024-12-04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