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竹钢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入选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还入选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就展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重点推介5项成果之一,先后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7项。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3-11-21
收藏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绿氢产业爆发式增长,氢能源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超过3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
人民网科普 2023-07-15
收藏排放因子是单位商品/服务/消费活动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计算不同对象的碳排放量,需要用到不同的排放因子。各行业的排放因子各不相同,其中,电网排放因子是使用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因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2023-04-15
收藏随着海上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海上储能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开发出经济、适用、可靠的海上储能技术是储能相关从业者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科普博览 2024-07-30
收藏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并运输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具有减排规模大、减排效益明显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2-10-11
收藏“双碳”目标需要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参与,AI技术就是非常适用于此的利器法宝。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为主要路径,AI将强效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2-11-21
收藏石墨烯作为人类已知强度最高、重量最轻、韧性最强、透光率最好、导电导热性最佳的“新材料之王”,在多方努力下,石墨烯的相关研究成果涌现,并在多领域起到了引领低碳生活的作用。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2-11-22
收藏氢能源成本高昂,氨气开始受到关注。氨既能够作为氢能的载体,还是一种相对廉价的零碳燃料。基于氨的特性,业内开始追求氨氢能源融合,一方面打造氢能储运新体系,另一方面开始将氨氢混烧燃料作为减碳途径之一。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2-11-15
收藏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5省,全长926公里,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
李传福 2024-10-14
收藏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日益显现。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国大力推进海洋战略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海洋碳汇(蓝碳)的作用和意义愈发凸显。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2-10-25
收藏水稻的“蓝色革命”与水息息相关。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稻作生产模式,从而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大幅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转型。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2-11-2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