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冰雪圈“藏”着的美,你get到了吗?
10月初,瑞士冰川监测项目(GLAMOS)和隶属于瑞士科学院的冰冻圈观测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公报显示,过去十年间,瑞士冰川的总体冰量减少了四分之一,超过1000座小型冰川已完全消失。
科普时报
2025-11-06
10 月 27 日,“探索三号” 搭载 “奋斗者” 号北极科考队返三亚。本次航次完成 43 个潜次,与 “蛟龙” 号实现水下协同作业,创密集冰区 “船潜协同” 新模式。
北京科协
2025-10-29
10 月 27 日,依托 “探索三号” 与 “奋斗者” 号的北极载人深潜科考队返回。其历时 98 天,创协同作业等多项突破,确立我国领先地位。
北京科协
2025-10-28
有人试图架设水泵增厚北极冰层,是权宜之计还是埋雷之举?
近些年,许多人都感受到了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端天气在增多,夏季高温在多个地区连创新高……根据研究人员的预测,2030年的夏季,北极地区可能会失去大面积的海冰覆盖。
蝌蚪五线谱
2025-10-20
北极环流与南极环流:对称纬度带下的 “截然相反气候”影响
北极环流与南极环流的所有差异,本质上是 “两极下垫面差异(海洋 vs 高原)” 与 “全球气候背景(北极放大效应 vs 南极冷化)” 共同作用的结果。
钱维宏
2025-10-13
这一成果揭示了5600万年前的超级变暖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中极端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背后的碳循环机制。
北京科协
2025-10-11
北极加速变暖:是两大 “推手” 的博弈与协同作为?
北极增暖的 “内部引擎”(大气环流变化)需要依赖科学家的深入研究来破解,但 “外部推手”(人类活动)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上的多起环境灾难,早已为人类敲响警钟。
钱维宏
2025-09-29
从 “单圈” 到 “四圈”:中学地理课本中的三圈环流模型何时更新?
单圈到三圈环流模型以简洁框架奠定了中低纬度上全球环流的认知基础;但随着观测技术进步和数据积累,结合“热力差异与科里奥利力纬度效应”的四圈环流模型,实现了天气学“瞬时变化”与气候学“平均规律”的统一。
钱维宏
2025-09-29
2006年,有猎人打到了一只样子特别别扭的熊,通体白毛里夹着一些棕色的斑块,看着就不像纯种的北极熊。后来科学家一检查,发现这是一只“混血儿”——它的爸爸可能是灰熊,妈妈是北极熊。
中国绿发会
2025-06-11
你可能很难想象,远在西伯利亚的河流,会与遥远的北冰洋中央、甚至大西洋的生态系统息息相关。但事实确实如此。“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最近一项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牵头的最新国际
中国绿发会
2025-04-21
北极地区的波弗特环流(Beaufort Gyre, BG)是北冰洋最显著的表面环流系统之一。它如同北极的“淡水心脏”,通过顺时针旋转将大量淡水聚集在加拿大海盆中心。它不仅调节着北极海洋的盐度分布,还影
中国绿发会
2025-04-16
提到北极,很多人会想到冰雪覆盖的广袤海域和北极熊、企鹅等极地动物,但其实在这片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我们不太熟悉但却至关重要的海洋环流——波弗特环流(Beaufort Gyre)。它位于北极海西部,靠近
中国绿发会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