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深处,一粒粒种子正悄然从土壤中苏醒。它们曾在土壤的怀抱中沉睡,身上积蓄着生命的力量。在被称为“种子诺亚方舟” 的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借助科技的力量,无数跨越时空的种子在此“安家”。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09-24
从传统的水肥管理、栽培技术,到现代的良种选育、绿色投入品开发,再到良法与智能装备的一体化应用,每一步进展都为实现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能。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4-11-19
生态农场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2023-10-05
西藏旱地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位于海拔3900-4300m的高海拔大部分地区基本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地总面积约200万亩左右,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藏西旱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2024-09-13
农耕文明,汇聚了中国劳动人民数千年的智慧,其精髓对现代农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溯源见远,在古老农耕智慧中窥见中华文明的根基。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2024-11-25
2023年7月19-21日,中国作物学会再次组织科技志愿队伍前往科技帮扶县山西吕梁临县调研农作物种植和农业发展情况。
中国作物学会
2023-07-31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首次突破60%水平;2021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5%,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得到根本的转变,已进入创新驱动型发展阶段。
光明三农
2022-11-21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这是基于粮食战略价值做出的重大判断。二十大报告阐述粮食安全,特别是讲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时候,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充分体现了代表们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光明科普
2022-11-04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因此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一直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占比在80%以上),优化我国财政农业科技经费机制改革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
光明三农
2023-01-06
它明确了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的内涵和具体路径,就是要汲取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从密集型和集约型向生态化和低碳化转变。
光明三农
2023-0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光明科普
2022-11-04
农业强国具体表现为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
光明三农
2023-01-12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高校专业人才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在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大有可为。
光明三农
2023-05-11
农村缺人才是现实,缺正确的人才政策是问题根源。如何让基层人才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惠是我们制定政策的方向。
光明三农
2022-11-17
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振兴,要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底线任务,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光明三农
2023-01-27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精神力量,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底气所在和自信之源。
光明三农
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