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学健康科普知识,享品质老年生活”——2025《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老年健康生活、传播健康养老理念的良好氛围,主办方特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各地各级涉老部门和老年群体推出特别策划,开展“老年健康科普助推官”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我们将在大赛期间通过”健康讲堂“专栏分享健康科普知识。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一般发生在65岁以后,起病不易察觉,发展缓慢。最早期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
1、早期表现
早期患者基本能独立完成日常活动,但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常忘记近期事却记得远事,还会有轻微语言表达障碍,情绪上易焦虑、烦躁,可能出现轻微性格变化。
2、中期表现
中期患者需他人协助,无法独立外出,远、近期记忆均严重受损,同时空间定向力丧失、语言逻辑混乱、判断力差,情绪波动大,易激惹、抑郁,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及异常行为。
3、晚期表现
晚期患者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长期卧床,几乎丧失全部记忆,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无法理解时间、地点和人物概念,对外界刺激反应微弱、表情淡漠,可能伴有肢体僵硬、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阿尔兹海默病发病受多因素影响,遗传和年龄是首要因素,年龄增长会增加患病概率,有家族遗传史者易感性更高。其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损害脑血管与脑组织,加速大脑功能退化。此外,酗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抑郁症、长期高压等精神因素,以及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环境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阿尔兹海默病在记忆、语言、行为方面有典型表现,如经常出现以下情况,需引起重视:记忆上常忘重要安排,反复问相同问题,难忆近期事;语言上找词难、表达及逻辑混乱,理解他人话语能力下降;行为上物品乱放、行为异常,情绪无常,失去做事主动性与对爱好的兴趣。
应对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忘记了所有事,但还记得爱”这么简单…….它还伴随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无法自主生活等等……

阿尔兹海默病的干预手段包含:
·药物治疗:有多奈单抗、仑卡奈单抗等注射液,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康复治疗:通过认知、语言、运动等训练,维持并提升患者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关注心理状态,开展疏导支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峁绪,强化心理韧性与应对力。
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早发现、早干预是最好的办法。
作者简介

林文炜,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护士,2019年申报市科技局课题《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焦虑症负性情绪的研究》,2021获得院级优秀护士称号;2022年发表论文《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焦虑症负性情绪的影响》,2025年获得广东省精神心理专科护士称号。
来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