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世杰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智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任医师
痉挛性斜颈从症状来看,首先,症状集中在颈部。刚开始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脖子很不舒服,总感觉脖子在不受控制地旋转,或是出现其他不自主的活动。
这种不自主运动往往有固定的方向,比如总是往一侧转,这是痉挛性斜颈的一个典型特点。具体动作表现分为前屈、后屈、旋转、侧屈几种类型,也有多种动作混合出现的混合型。
第二个特点是,症状通常早上较轻,随着白天活动的推进,会慢慢加重。
另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与精神因素关系格外密切。比如某天精神紧张、心情不佳,或是与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时,症状就会明显加重。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刚开始症状可能不是每天都发作,比如某段时间总觉得脖子不舒服,过一阵子如果工作压力减轻、情绪好转、休息充足,症状可能会缓解一些,但隔一段时间又可能加重。
不过总体趋势是逐渐恶化的,且受精神因素影响明显,病情会慢慢加重。
由于目前痉挛性斜颈的主要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关于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病,也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过一般认为,有5%的痉挛性斜颈患者存在一定家族史。比如其家族中不一定都患痉挛性斜颈,但可能有其他锥体外系疾病患者,像震颤性麻痹,这类疾病在运动和姿势维持出现障碍时,通常归为锥体外系疾病。也就是说,家族里可能有人有震颤、帕金森病,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存在肌张力障碍。
另外,我们现在通过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时,偶尔会发现患者基底节区或相关部位有密度较低的异常影,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这些异常影就是导致痉挛性斜颈的原因。
只要感觉自己的脖子不受控制、无法自主支配其活动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找医生做检查。
针对痉挛性斜颈的患者,我们主要会安排以下几种检查:
第一,会做头颅核磁共振或颈椎核磁共振检查。首先要通过这些检查排除是否由其他疾病引发了继发性斜颈。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第二是肌电图检查。以前做肌电图比较痛苦,因为需要把针扎进肌肉里记录活动,现在只需要贴上电极就行。我们会先通过肌电图记录患者颈部肌肉的活动情况,然后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可能是哪块或哪几块肌肉出现了异常。如果肌电图的结果与这个判断相符,就能初步诊断为痉挛性斜颈。
另外,如果病程较长,颈部核磁共振还能显示出很多信息,比如脊髓、肌肉的情况。举个例子,如果患者头部总是向左转,那么右侧的胸锁乳突肌就可能会变得特别发达。这种发达在外观上可能就能看出来,右侧肌肉明显更粗,做核磁共振时也能清晰观察到。
通过这些检查,我们就能进一步确认是否为痉挛性斜颈,以及哪些肌肉存在肌张力障碍。再结合临床症状,就能诊断出具体是哪种类型的痉挛性斜颈了。
目前统计显示,痉挛性斜颈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国外有报道称,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点二五到二左右,也就是说十万人中大约有一到二人会患痉挛性斜颈。
国内也有相关报道,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九,这个数字不算小,意味着每十万人中就有九人可能出现痉挛性斜颈。
所以,痉挛性斜颈不算常见病,但也绝非罕见病,我们在临床上还是经常能遇到这类患者的。
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年龄一般在中年以后,多为40岁左右,但20多岁发病的情况也存在,总体上以40岁以后发病更为常见。很多患者原本身体好好的,却突然发病,这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是生活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开车,看电视时脖子总不自觉地歪着或转动,时间长了,眼睛、耳朵以及前庭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此外,有些人原本有不错的工作,发病后也无法再继续从事了。
其次,该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极大,患者可能会变得不敢见人,无法参加社交活动,情绪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冲击。
因此,虽然痉挛性斜颈不是恶性肿瘤,不会危及生命,但它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