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果感到有心理困扰,首先要学会粗略判断一下自己的困扰来源,通过一些简单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
1. 如何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可能出现问题?
古人云: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因此,焦虑、郁闷、恐惧等情绪是我们普通人都可能经历过的。那么,这些不良情绪什么时候构成了心理问题、需要去特别关注,并进行及时的自我心理调节?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粗略判断:
· 心情维度: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占据每日清醒时间的1/3以上,比如,无故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对以往喜欢的事情提不起劲(比如追的剧更新了都不想看)。
· 生理维度:身体出现警报,没生病却经常头疼、胃痛,不明原因的心慌或胃肠功能紊乱,连续两周睡不好(半夜醒3次以上)。
· 认知维度:控制不住胡思乱想、过度自责或灾难化思维(如“我的人生全完了”)。
· 社会功能:工作效率下降30%以上,或回避日常社交,或之前能熟练做的事情自己感到无法做好了。
2. 若感到有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自我缓解?
就像手机没电需要及时充电一样,当你感觉心理“缺电”时,如何给自己快速充电呢?
(1)行为激活法:当大脑乱成一锅粥时,试试“先治标再治本”。起身做10个深蹲,或者跟着音乐胡乱跳舞3分钟。因为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对轻中度抑郁的改善效果堪比药物,运动能让大脑分泌天然止痛剂内啡肽,效果相当于给自己打了一剂“快乐针”。
(2)建立“情绪树洞”法:找张白纸把烦恼写下来然后撕碎,或者对着手机录音自言自语讲出自己的困惑5分钟。因为研究显示,把情绪转化为语言时,大脑掌管焦虑的杏仁核发出的信号会立即减弱。就像给沸腾的水壶开了个出气口。
(3)4-7-8呼吸法:用舌抵上颚,经鼻吸气4秒→屏息7秒→经口呼气8秒,循环三次。此方法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可在90秒内降低皮质醇水平。相当于给大脑按下重启键。
(4)转移注意力神器:准备你的“急救百宝箱”,比如下载好搞笑视频合集、存好萌宠照片、标记能沉浸观看的纪录片。当情绪崩溃时立即打开,这招是利用大脑难以同时处理多重信息的特性。
(5)启动“生活充电模式”:包括三个基础项。
①关于睡眠:规律睡觉时间,连续三天23点前睡觉;睡前做5~10分钟肌肉放松训练,从脚趾开始至头部的交替紧张-放松训练,能有效降低焦虑指数;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含1.5小时深度睡眠周期)。
②关于饮食:规律进食时间,调整饮食结构,每天喝够5杯水,少喝碳酸饮料;保证两顿饭有绿色蔬菜;适当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③关于人际:与家人或朋友保持定期联络,及时疏泄心中的烦闷与不快,及时求助。
不要小看这些小tips,就像给死机的电脑先插电源一样重要。请记住,照顾心理和养护皮肤一样需要日常护理。心力不足时别忘了及时“充电”。
来源: 科普湖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