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天气转凉且早晚温差增大,冬季临近。
对普通人而言,秋冬或许只是添件衣物,但对正与肿瘤抗争、部分还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来说,低温易诱发感冒、咳嗽等不适,而患者免疫力本就较弱,一旦受这些小毛病困扰,可能影响治疗进度,让此前努力大打折扣。
肿瘤患者如何安稳过冬?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来详细解答。
核心一:严防感染,避免干扰治疗
秋冬对肿瘤患者而言,首要防护是“感染”。肿瘤本身或放化疗,可能导致体内抵御病菌的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如同失去“守门人”,病毒、细菌易趁虚而入。
他人眼中能“扛过去”的普通感冒,对患者而言可能发展为高烧、肺炎,迫使治疗暂停,对抗癌极为不利。“防感染”需做好以下三点:
1. 主动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两类高发感染的有效手段,但并非所有患者、任何时间都适宜接种(如化疗期白细胞极低时)。务必先咨询主治医生,明确接种条件,遵循医嘱,切勿自行接种或因觉得“没用”而放弃。
2. 做好日常防护:及时添衣,重点保护头、颈、后背、脚这四个易受凉部位;风大或严寒天气出门,搭配围巾、帽子、厚袜子。
尽量避开超市周末高峰、菜市场早市、拥挤公交等人多密闭场所,必要时戴口罩,返回后第一时间洗手。家中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减少病菌滋生。

(▲AI图片)
3. 保证营养摄入:秋冬需要更多能量抗寒,免疫力也依赖营养。饮食中要确保清蒸鱼、煮鸡蛋、纯牛奶、瘦肉末、豆腐等优质蛋白质摄入,助力细胞修复;同时搭配菠菜、西兰花、胡萝卜、苹果、橙子等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
若因治疗胃口差、进食少,别硬扛,及时咨询营养师,必要时通过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营养。
核心二:顺季调养,夯实身体底子
中医早有秋冬养生理念,《黄帝内经》提出“冬三月,此谓闭藏”,对肿瘤患者而言,“正气足则邪气(肿瘤和病菌)难侵”,调养核心就是“夯实底子”,具体可从四方面入手:
1. 睡够且睡对: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不意味睡懒觉,而是跟着太阳节奏——冬天可晚上9点半至10点准备入睡,早上等太阳升起、天暖后再起床,避免天未亮就起身,让阳气好好“藏”住,减少消耗。
若失眠,睡前别玩手机,可温水泡脚或听舒缓音乐助眠,只有睡好,身体才能夜间修复,次日才有精神。

(▲AI图片)
2. 吃“润”防秋燥:秋冬干燥,易耗损身体“津液”,引发口干、咽痛、皮肤痒、大便干等“秋燥”症状。饮食上多吃蒸梨、银耳汤、百合粥等“滋阴润肺”的食物;
同时少吃或不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以及炸鸡、油条、烧烤等油炸、烧烤类食物,避免加重燥性。
3. 温和运动:秋冬不宜“剧烈运动”,中医认为“大汗淋漓”会耗损阳气和津液。建议选择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动作慢、幅度小,无需追求标准,以自身舒适为准。若运动后喘促、大汗,就是“过度”,反而伤身体。
4. 调节心情防“悲秋”:秋冬草木凋零,易让人情绪低落、没精神,即中医所说的“悲秋”。
但患者心情差会降低免疫力,影响抗癌效果,需主动调节:多和家人朋友聊天,晒晒太阳、听音乐、养植物等喜欢的事,别把心事憋在心里,保持心情平静至关重要。

(▲AI图片)
核心三:遇事问医,拒绝“瞎琢磨”
这一点比前两点更重要——无论调整饮食、制定运动计划,还是想吃保健品、中药,哪怕只是“试朋友推荐的食疗方”,都必须先告知主治医生,问清“能否做”“是否影响治疗”,切勿轻信“偏方”自行尝试。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温馨提醒:肿瘤患者秋冬护理并不复杂,核心就是“外防感染,内补身体”。只要做好饮食、睡眠、防护,保持好心情,再积极配合治疗,就能平平稳稳度过冬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二科 陈思勤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