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我们迎来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此时天气渐寒,始降白霜,意味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昼夜温差加大,寒邪易侵,正是关节疼痛、呼吸系统疾病和肠胃问题的高发期。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朱伟主任温馨提醒您:霜降养生,重在防寒、防燥、防郁,应顺应天时,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霜降时节面临哪些挑战?

1. 寒邪袭体,旧疾易发:气温骤降,风寒湿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颈肩腰腿痛、关节炎、老寒腿等病症加重。


(▲AI图)

2. 肺易受邪,呼吸道敏感:霜降后气候干燥,寒燥之邪易伤肺脏,引发感冒、咳嗽、哮喘、鼻炎等。

3. 肠胃脆弱,易生不适:寒冷的刺激会使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出现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4. 情绪低落,易感悲秋:草木凋零的景象容易引人忧思,导致情绪低落、失眠、疲劳等“悲秋”综合征。

针灸推拿如何构筑“健康屏障”?

面对这些挑战,除了添衣保暖、饮食调养外,传承千年的中医外治法——针灸与推拿,能为您提供卓有成效的帮助。

一、针灸:通经活络,驱寒扶正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发人体自身调节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AI图)

1. 针对关节疼痛:选取阿是穴(疼痛点) 及循经取穴,如肩髃、曲池、委中、阳陵泉等,温针或艾灸并用,能有效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

2. 针对呼吸系统问题:艾灸大椎、风门、肺俞、定喘等穴位,可以温阳固表、宣肺止咳,显著提升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哮喘发作。

3. 针对胃肠不适:针刺或艾灸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能够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

4. 针对情绪问题:针刺百会、神门、内关、太冲等穴位,可有效疏肝解郁、宁心安神,帮助您扫除“悲秋”情绪,恢复精神活力。

二、推拿:松筋解结,调和气血

推拿手法柔和渗透,能放松肌肉、改善循环,尤其适合日常保健和慢性劳损的调理。


(▲AI图)

1. 舒筋活络防颈腰痛:通过揉、按、拿、捏等手法,放松紧张的颈肩、腰背部肌肉,解除因受寒或久坐导致的僵硬和疼痛。

2. 小儿推拿防感冒:运用推坎宫、揉迎香、捏脊等手法,可以增强儿童体质,有效预防秋季小儿感冒、咳嗽。

3. 腹部按摩助消化:以掌摩法顺时针按摩腹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因寒凉引起的腹胀、便秘。

在家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保健?

针灸推拿科朱伟主任医师介绍,在家可以进行以下简单的自我保健。

1. 艾叶泡脚:每晚用热水或加入艾叶、生姜泡脚,水温约40度,泡至身体微微出汗,可驱散一身寒气,改善睡眠。

2. 按揉“长寿穴”——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处,每天用拇指按揉足三里5~10分钟,有强身健体、调理脾胃的功效。

3. 晒晒督脉:中午时分,背对阳光晒15~20分钟背部。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多晒太阳有助于补充阳气,抵御寒邪。

4. 注意保暖:尤其保护好颈部、腹部、膝关节和脚部,这些地方是寒邪入侵的主要通道。


(▲AI图)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谭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