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足球热浪席卷三湘大地,“湘超”赛场上球员们每一次腾跃争顶、急停变向,都在展现竞技体育的巅峰魅力。在这场力量与技巧的较量中,运动爱好者的脊柱作为人体运动链的核心枢纽,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守护好“生命脊梁”?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廖建晖副主任医师为您支招。

脊柱有哪些阳气经络作用?

从现代医学看,脊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力学结构,脊柱由33块椎骨像积木一样垒成,中间的椎间盘则像一个个“水垫”,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构成的椎管,则保护着我们脆弱的中枢神经——脊髓。


(▲AI图)

从传统医学看,中医将脊柱视为“督脉”主干,作为“阳脉之海”的督脉贯通脊柱,主宰全身气血运行。运动爱好者保持脊柱中正,可使阳气充盈,提升抗疲劳能力。足太阳膀胱经紧贴脊柱两侧,它是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络,是抵御外邪的“栅栏”。脊柱问题常会影响到膀胱经,导致其循行部位(如头、颈、背、腰、腿)出现酸胀疼痛。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运动爱好者“脊柱损伤”?

急性损伤:猛烈冲撞导致的骨折、脱位;投球时颈部过度屈伸造成的“挥鞭样损伤”。

慢性劳损:长期不正确跑姿、核心力量不足,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这也是许多业余球员和久坐人群的通病。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无论是急性扭伤(气滞血瘀),还是慢性劳损(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其病机都在于脊柱区域的“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和“不荣”(得不到充足滋养)。


(▲AI图)

中西医结合如何给你的“脊梁”上份双保险?

绿茵场上冲锋陷阵的运动爱好者,更需要这份脊柱健康守护方案。

一、动态强化训练

1.核心训练体系:加强腰部核心力量、强化核心肌群。推荐动作:平板支撑可增强腹横肌、多裂肌等深层稳定肌,小燕飞、桥式运动可激活臀大肌、腰方肌协同发力。

2.中医导引术: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其中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和“五劳七伤往后瞧”,可有效拉伸和强壮腰脊,疏通督脉与膀胱经。

二、静态养护

1.姿势管理:训练间隙,可采用“90-90”坐姿(髋膝各90度)。

2.睡眠优化:可选择前高后低颈椎牵引枕(维持15°生理曲度);床垫选择中等偏硬,能够有效支撑腰椎;睡姿可选择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减少腰椎侧弯应力)。

三、及时修复

1.急性期:若发生急性扭伤48小时内,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或可在专业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中医急救,如: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缓解痉挛。


(▲AI图)

2.慢性期:对于长期的腰背不适,中医的推拿正骨、艾灸、拔罐、中药烫熨治疗等方法能有效松解肌肉粘连,调整小关节错位,温通经络、温阳散寒等功效。同时可结合西医的物理治疗(如冲击波、中频电疗)强化肌肉功能。

专家提醒

脊柱外科负责人冯帅华副主任医师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脊柱急性损伤导致的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或是慢性劳损引发的持续腰背酸痛、麻木,甚至伴有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时,请务必及时就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骨伤二科(脊柱外科) 李星玉 廖建晖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星玉 廖建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