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咱们老年人的健康却面临着“慢性病围城”:高血压超2亿人、糖尿病患者9240万、心脑血管疾病超过2亿人……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担忧。今天就跟您聊聊大健康时代,老年人该如何远离慢性病,安享晚年。
一、这些慢性病,老年人要重点防
咱们常说的慢性病,像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还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都属于“难缠户”。它们病程长、病因复杂,还特别影响生活质量。
就拿心脑血管疾病来说,我国每年因它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3!高血压患者更是超过2亿,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的速度新增,增长速度都快赶上咱们的GDP了。糖尿病患者也有9240万,还有超1.4亿人处于血糖偏高的状态,这些数字想想就揪心。

二、慢性病找上门,往往是这些习惯在“使坏”
为啥慢性病总盯着老年人?除了年龄因素,这些生活习惯也在推波助澜:
1. 吃太“重”:盐吃多了伤血压,油吃多了伤血管,甜食吃多了伤血糖。
2.动太少:长期久坐、不爱出门,身体代谢变慢,疾病就容易找上门。
3.情绪差:年轻人压力大,咱们老年人也有操不完的心,焦虑、抑郁这些情绪问题,也会诱发慢性病。
4. 忽视体检:很多老人觉得“没病不用查”,结果小问题拖成了大麻烦。
三、大健康时代,老年人养生要抓这3个重点

1. 食疗养生:吃得对,疾病退
- 控盐控油控糖:每天盐不超过5克(一小勺),油不超过25克(两勺半),甜食能少吃就少吃。多吃蔬菜、粗粮、鱼肉,像芹菜、燕麦、鲫鱼都是对心脑血管好的食材。
- 跟着节气吃:春天吃点发芽的食物(豆芽、春笋)升阳气,秋天吃梨、百合润肺,冬天吃萝卜、羊肉温补,顺应自然更健康。
2. 运动养生:动起来,活力来
- 选温和的运动: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就很适合,每天走个30分钟,打一套太极,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太累。
- 别忘了“懒人运动”:比如踮脚、握拳、转脚踝,看电视的时候就能做,简单又有效。
3. 中医养生:治未病,更养人
中医讲究“治未病”,就是在生病前就把它挡住。咱们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 艾灸按摩:艾灸足三里、关元穴能增强免疫力;每天按揉太阳穴、风池穴,能缓解头晕头痛。
- 食疗方:泡点枸杞菊花茶明目降压,煮点山药粥健脾养胃,都是适合咱们老年人的小方子。

4. 心理养生:心放宽,病不沾
别老把“我老了,没用了”挂在嘴边。多和老伙伴们聊聊天、下下棋,培养个爱好(比如书法、养花),保持心情舒畅,疾病自然绕着走。如果觉得情绪低落,一定要和子女或者医生说说,别自己憋着。
四、这些“健康误区”,老年人别踩坑
误区一:保健品能治病 别轻信“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治病还得靠正规医院和药物。
误区二:运动越多越好 剧烈运动(比如暴走、高强度广场舞)可能伤关节、伤心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忍一忍”就过去了 身体不舒服千万别硬扛,及时就医才是对自己负责。
咱们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就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记住这几个养生重点,远离慢性病,咱们也能在大健康时代里,活出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来源: 健康河北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健康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