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知秋,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凉爽。在中医五行理论中,秋属金,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肺。肺是“娇脏”,喜润恶燥,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而秋季的主令邪气是燥邪,最易耗损阴津,易犯肺,进而出现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紧绷等不适之症。故,秋季重在养肺。掌握以下七秘诀,就能让“肺”无忧,安稳度秋。
一、熟睡养肺:寅时安睡,养出好肺气
民间有“寅时睡得足,色红精气足”的说法。一天之中,养肺的“黄金时段”是凌晨3点到5点,只有保证这个时段的睡眠质量,肺部才能更好地发挥“主气、司呼吸”的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让你白天精力充沛。建议大家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为凌晨3-5点的深度睡眠打下基础。
二、按摩养肺:简单二招,通利肺气
第一招、搓鼻按迎香:护鼻通肺
具体方法是:用两手拇指外侧,沿着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来回搓动,直到鼻子两侧出现热感,再用食指指腹按摩鼻翼旁的迎香穴5分钟,每天早上做1次。不仅能改善鼻部干燥,还能预防秋季感冒。
第二招、摩喉护气道:舒缓咽喉
具体方法是:取坐位,头部向上仰,保持颈部伸直,双手张开,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让虎口正对咽喉部。然后用手沿着咽喉部缓慢向下按摩,一直延伸到胸部,每天早上做1次,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能滋润咽喉,保护气道。
三、呼吸吐纳养肺:慢吸慢呼,补肺益气
具体做法是:取站立位,双脚与肩膀同宽,双手自然下垂,闭上眼睛,保持身体放松。然后进行缓慢的深呼吸,吸气时尽量扩张胸廓,想象新鲜空气充满肺部的每一个角落;呼气时则慢慢收缩胸廓,将肺部内的浊气彻底排出。每次深呼吸坚持5-10分钟,每天可以练习1-2次。可排出浊气,达到养肺益气补肾的效果
四、大笑养肺:笑出健康,宣畅肺气
具体做法是:每天清晨,身体放松后,先深吸一口气,同时提起肛门(提肛能辅助肺气运行),然后放声大笑,直到将吸入的一口气完全呼出。放松片刻后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坚持3-5分钟,每天1次。
大笑时可以不用在意形象,让情绪充分释放,既能宽中解郁,又能让肺气宣畅。中医认为“悲伤肺”,而“常笑宣肺”,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笑对呼吸系统来说是一种“运动”,能使肺部扩张,还能让人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帮助清理呼吸道,让呼吸更通畅。
五、热水熏蒸养肺:温润肺腑,缓解干燥
具体做法是:准备一杯热水(水温以不烫口为宜,约60-70℃),倒入茶杯中,然后将鼻子对准茶杯口,缓慢吸入水蒸气。注意不要靠得太近,以免烫伤鼻腔和面部皮肤,每次熏蒸10分钟左右,早晚各做1次。
如果在热水中加入少量菊花、麦冬等润肺的食材,熏蒸效果会更好。尤其适合经常处于空调房或空气干燥环境中的人群。
六、主动咳嗽养肺:清理肺部,减少损伤
具体做法是:立秋之后,建议大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早晚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公园、湖边),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稍微屏气片刻,再用力咳嗽几声,将肺部深处的痰液和污染物咳出。
七、饮食养肺:多吃白色食物,滋阴润燥
在中医理论中,秋季与五色中的白色相对应,白色食物大多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的功效。
推荐的白色食物有:银耳、莲子、百合、雪梨、白萝卜、山药、莲藕等。
秋季是养肺的关键时期,把这七个秘诀融入日常生活,就能有效抵御燥邪,养出好肺气,拥有好身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桃源县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 向良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桃源县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 向良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