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或身边的女性朋友,是否曾被痛经折磨得面色苍白、冷汗直流,甚至连工作、生活都受影响?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医非药物治疗中心就有这样一则病例:深受痛经困扰的陈女士(化名),体验耳穴压豆疗法后,短短几分钟内,剧痛便得到了明显缓解。

从剧痛到舒缓,发生了什么?

陈女士长期痛经,此次发作尤为剧烈。中医非药物治疗中心副主任欧严接诊后,判断她的痛经属于典型的“气滞血瘀”——即气血运行不畅,“堵”在子宫从而引发剧痛。

解决方案藏在一双小小的耳朵上。欧严副主任在陈女士耳朵的特定点位贴上药籽进行按压。她很快感到变化:“刚才那种绞痛感一下子松开了,一股暖流好像从耳朵传到了小腹,舒服多了。”几分钟后,她的面色由白转红,疼痛基本消失。


(▲AI图)

耳朵为何能成了调理痛经的“开关”?

欧严副主任介绍,耳朵就像一个人体缩影,五脏六腑在耳朵上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刺激这些穴位,能远程调节相应脏腑功能。

痛经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不通则痛”(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不荣则痛”(气血虚弱、肝肾亏虚)。耳穴压豆并非单纯止痛,而是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如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神门、肝、肾、皮质下等),来调节相关的脏腑经络功能。

相比止痛药,耳穴压豆有哪些优势?

1.绿色安全:无药物副作用,不刺激肠胃。

2.标本兼治:不仅止痛,更重在调理气血根本。

3.预防为先:建议在经前5-7天开始贴压,能有效预防或减轻疼痛发作。

4.简便易行:一次贴敷可维持数天,患者可自行按压,不影响生活。


(▲AI图)

还有哪些办法可以缓解女性痛经?

1.局部热敷

用热水袋或暖贴敷下腹部,温度40-45℃,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子宫肌肉,加速血液循环,降低前列腺素对疼痛的敏感性。

2.调整饮食

避免生冷、高盐、咖啡因类食物(如冰饮、浓茶、巧克力),减少血管收缩和胃肠道刺激。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核桃),或饮用姜茶、红糖水缓解痉挛。


(▲AI图)

3.适度运动

经期前一周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促进内啡肽分泌,减轻紧张情绪。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拉伸或呼吸训练。

专家提醒

中医非药物治疗中心欧严副主任提醒:耳穴压豆对原发性痛经效果尤佳。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首次治疗,以确保选穴精准。如果痛经持续严重,仍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中医非药物治疗中心 曾晨曦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