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正是出行好时节,然而长途乘车、登山徒步、频繁行走,却可能让我们的关节“悄悄抗议”。

如何在享受旅途的同时保护关节健康?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罗海恩主任专家团队为您送上一份实用、温暖的关节保护攻略。

旅途久坐不动,试试这套“关节微运动”

长时间乘车或坐飞机,膝关节、髋关节和腰椎最容易僵硬酸痛。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气血不通则痛。不妨每隔1小时做一组微运动,唤醒疲劳的关节:

1. 踝泵练习:双脚尖向上勾保持5秒,再向下踩5秒,反复10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

2. 膝部伸展:坐直后单腿伸直,脚跟上抬,感觉大腿微微紧绷,保持10秒,左右交替——缓解膝关节压力。

3. 旋腕松肩:双手腕、肩关节向前向后轮流旋转各10次——适合开车、提行李多的游客,缓解上肢疲劳。

中医小贴士:按揉“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和“委中穴”(膝后腘横纹中点),每侧3分钟,能通经活络、缓解酸痛。


(▲AI图片)

景区行走有技巧:减负、缓冲、择路而行

爬山、长距离步行是旅途常事,但方法不对可能伤膝损踝。

1. 选对鞋子:避免硬底新鞋,建议穿已有磨合期的、支撑性好的运动鞋。

2. 借用工具:登山杖可分担30%的膝关节压力,尤其下山时更为重要。

3. 学会“省力式”走路

平地行走时:小步幅、轻落地,保持节奏;

上山时:身体前倾,用大腿发力;

下山时:膝盖微屈,之字形路线可减少冲击。

湖南地区湿气较重,易使旧伤复发或关节沉重。如既往有关节问题,可在出行前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15分钟,祛湿散寒,提升关节适应力。


(▲AI图片)

突发关节不适中医应急处理原则

1. 立即休息,避免继续活动加重损伤;

2. 冷敷镇痛:用毛巾包住冰袋或冷水瓶,敷在肿痛处15分钟(6小时内效果最佳),减轻炎症;

3. 简易按压:

脚踝扭伤:按揉“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膝痛:指压“血海穴”(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和“梁丘穴”(髌骨外上缘2寸)。

注意:若关节明显变形、无法活动或肿胀严重,需立即就医。


(▲AI图片)

旅行结束后:调和气血,防旧伤复发

不少人在旅行结束后一两天才出现关节酸痛,这叫“延迟性肌肉关节反应”。中医强调“愈后防复”,推荐两法:

1. 中药熏洗:

可用桂枝、红花、伸筋草各15克煎汤,熏洗膝、踝关节15分钟,能舒筋活血、缓解疲劳;

2. 自我按摩:

用手掌搓热后按摩关节周围,配合轻捏股四头肌(大腿前侧)与小腿后侧,放松肌群。

三类人群需格外警惕

1. 老年人:关节退变常见,建议游览时“量力而行”,多歇少走;

2. 既往有关节损伤或手术者:旅行前可咨询医生,必要时佩戴护具;

3. 体重偏大者:膝关节负荷更重,应避免反复上下台阶。


(▲AI图片)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罗海恩主任提醒:关节就像精密的轴承,善待它才能走得更远。中西结合的理念,是以预防为先、处理及时、调养为续,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健康出行的乐趣。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杜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