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佳节与国庆盛典接踵而至,家人得以欢聚一堂,朋友能够畅快相聚。在这浓郁的节日氛围里,丰盛的宴席总是必不可少,各式各样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

然而,接连不断的大餐,使得饮食往往偏向油腻,甚至个别朋友还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这无疑让那些正处于体重管理阶段的人群倍感压力。

中医早在很久以前就洞察到肥胖与多种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尤其是在假期这种饮食节律容易被打乱的时候,脾胃的运化负担更容易加重。

中医所倡导的体重管理,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和阴阳、畅通气血、强化脏腑功能,来达成科学健康的减重目标。


一、中医解析肥胖病因:脾虚湿盛是关键所在

《黄帝内经》言“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在中医的认知里,肥胖的核心症结常常在于脾胃。

脾胃宛如我们身体的“后勤主管”,承担着消化食物、运输营养以及运化水液的重要职责。倘若饮食失去节制,脾胃的功能就会逐渐变弱,运化能力随之下降。

此时,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便极易在体内滞留,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会阻碍气机的运行,影响消化功能,进而导致脂肪不断堆积,最终引发肥胖。此外,因情绪压力造成的肝气不舒,以及身体阳气不足(脾肾阳虚),均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最终导致肥胖。

二、双节饮食智慧:美味与健康完美兼得

中秋国庆期间,美食的诱惑无处不在。但只要合理搭配饮食,完全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兼顾健康。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性美食,可以适量品尝。

建议优先选择低脂低糖的月饼,每次食用四分之一块即可,浅尝其味。食用时间可安排在下午加餐时段(15:00-17:00),避免在晚上食用,以免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

在宴席饮食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控制食量:每餐吃到七分饱,稍有饱腹感即可,切勿过量进食。可以选用较小的餐盘,细嚼慢咽,同时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食用高热量零食。

2.合理搭配:建议每餐饮食遵循《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菜为充”的原则。以适量的主食(优先选择糙米、燕麦、藜麦等谷物)为基础,搭配多样的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再配上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虾、豆制品),以增强体质。主食、蔬果、优质蛋白的比例控制在1:2:1为宜,如此方能构建均衡的膳食结构。

3.清淡处理:在外用餐时,菜品通常较为油腻,建议用清水涮一遍后再食用。

闲暇时光,适当饮用一些药食同源的茶饮,是调理脾胃的良方。若在聚餐时一时贪嘴,吃得过饱,感觉腹部胀满不消化,可以泡一杯山楂陈皮茶。

山楂具有消食导滞的功效,尤其擅长消解肉食积滞;陈皮则能理气健脾,二者搭配可有效缓解食积和胀气症状。平时喜爱吃肉、常感油腻的朋友,推荐饮用山楂荷叶茶。

荷叶能够清热利湿,升发脾胃清气,与山楂协同作用,既能解腻又能祛除湿热。如果在聚餐中主食、面点摄入过多,导致消化不良,可选用麦芽茶。

麦芽擅长消解米面食积,有助于脾胃运化。此外,普洱茶或大麦茶也是日常解腻助消化的不错选择,口感温和顺口,适合餐后适量饮用。

三、运动保健:微汗运动最为适宜

中秋国庆假期是开展运动的绝佳时机。中医主张“动静结合”,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和脂肪消耗,而适当的静坐则可以安养心神,使形神兼备。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微汗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晨起练习八段锦或快走15分钟,能够激发阳气,推动气血运行。傍晚进行侧弓步压腿以拉伸胆经、肝经,或练习五禽戏中的“虎式”,可以疏泄肝火。

饭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散步15分钟有助于消化和控制血糖。家庭集体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安排户外郊游、散步,既能增进亲情,又能在趣味中达到燃脂的效果。

四、起居调摄:早睡早起利于代谢

作息不规律会对身体的正常生理节律产生不良影响。中秋国庆假期正值秋季,应顺应四季变化来调整起居。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和身体的排毒。

中医认为“人卧血归肝”,早睡能够帮助肝胆进行排毒代谢,减少脂质堆积。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小憩15-30分钟,可以补养气血,恢复精力。

睡前要避免思虑过度,保持心神安宁,这样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睡眠。随着秋季天气转凉,尤其要注意腿脚的保暖。每晚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可加入生姜、艾叶等温经散寒的药材,以促进血液循环。

不过,以下人群需谨慎或避免泡脚:

1.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2.糖尿病患者;

3.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

4.足部有破损、感染或皮肤病的患者;

5.孕妇;

6.过度疲劳者;

7.醉酒者;

8.饱餐后的人群。

普通人泡脚时间以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若有不适需立即停止。慢性病患者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五、情志调节:疏泄肝气预防“郁肥”

节日期间,亲友相聚,情绪容易高涨,也可能因忙碌筹备而感到压力。这些情绪上的波动同样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绪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情志过激或抑郁会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身体的脂质代谢。压力过大时还可能引发暴饮暴食,形成压力性肥胖。此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听音乐或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晨起按揉太冲穴或拍打腋下极泉穴,能够疏肝解郁,减少情绪性进食。“肝郁”会导致代谢不畅,因此在双节期间与家人朋友欢聚时,尽量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

中秋月圆,举国同庆。在尽情享受传统美食和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刻,运用中医智慧进行体重管理,将健康理念融入节日生活,方能实现团圆与健康两不误的美好愿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高钰萱 王怡璇 金关兵 曾庆佳 欧阳峰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香澜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