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碧娟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李 华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肌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不怕老人跑,就怕老人倒”形象地道出了老年人跌倒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肌少症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因此,认识肌少症、通过综合干预延缓其进展,已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任务。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认识肌少症
肌少症,是指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纤维(尤以Ⅱ型肌纤维即快肌纤维为主)体积和数量减少、肌力下降、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等为特征的综合性退行性病征。其起病隐匿,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临床表现包括体重减轻、体力下降、日常活动能力减退等,显著增加跌倒、骨折及死亡风险。
——肌少症的危害肌少症导致的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会引发多方面危害。
1.身体功能减退:肌力减弱造成站立不稳、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生活质量下降:完成如取物、洗澡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降低生活满意度和独立性。
3.跌倒与骨折风险上升:平衡能力下降使跌倒概率增加,继而容易引发骨折等严重损伤。
4.其他疾病风险提高:肌少症常与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共存或相互加剧。
——肌少症的筛查
肌少症起病隐匿,早期易被忽视,但随病情进展可导致残疾率、死亡率上升,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因此早期筛查尤为重要。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诊断标准,推荐使用适用于亚洲人群的SARC-CalF量表(含五项简易问卷结合小腿围测量)进行初步筛查。
——肌少症的干预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延缓肌少症进展。
1.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抗阻训练:如弹力带、哑铃、坐位抬腿等,每周2~4次,每次约30分钟,以轻微出汗、不过度疲劳为宜。 应根据个人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方案,注重动作规范与安全。
2.营养支持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及豆制品,提供肌肉合成所需原料。
△补充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如上午10点或下午4点)或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
△增加抗氧化营养素:多摄入蔬菜、水果、坚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
△控制糖盐摄入,限制饮酒,避免营养不良和肌肉分解。
3.定期评估与健康管理: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质指数、肌肉量、肌力及躯体功能评估,及早发现肌少症及其他潜在问题,并采取针对性干预。
4.营造安全生活环境:老年人平衡能力逐渐下降,须特别注意环境安全。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保持居室光线充足,夜间使用小夜灯;
△地面清洁干燥,整理电线杂物防止绊倒;
△常用物品放置于易取位置,家具布局尽量固定;
△卫生间加装防滑垫、扶手,浴室可配置洗澡椅;
△定期检查座椅、轮椅等辅助设施,确保安全可用。
延缓肌少症需采取系统性的综合干预,包括合理运动、充足营养、定期评估及安全环境营造等措施。通过这些努力,可帮助老年人维持肌肉健康、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跌倒风险,真正实现“肌”密守护、“肌”祥如意,稳步安度晚年。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