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蝌蚪五线谱
看到“人无法做到连续5次吞口水”这个说法,你是不是会产生怀疑?
不用怀疑,试一下就知道了。注意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超过1秒。
321,开始!
确实很难做到是不是?!
问题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由AI生成
生理机制与身体保护
人的口腔内有很多唾液腺,如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这些腺体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会根据身体的需求分泌唾液。然而,唾液的分泌速度并不是无限快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从腺体到口腔的分泌过程。在无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唾液的基础分泌为每分钟0.5ml。只有在进食、闻到食物香味或咀嚼时,唾液分泌量才会增多。
当人频繁吞咽时,口腔中的唾液会被迅速消耗,而腺体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量,这就导致了后续吞咽动作难以持续进行。
图片来源:pexels
吞咽是一个复杂的躯体反射,一个吞咽的动作涉及20块以上的肌肉(如咽部肌肉咽缩肌、喉部肌肉杓会厌肌、食道肌肉食道括约肌等)、几个脑部区域以及延髓的吞咽中心。皮质中枢主要启动吞咽反射,吞咽反射的核心调控部位在延髓,延髓吞咽中枢支配反射性的协调吞咽。
从肌肉的角度来说,肌肉的动作并不是无休止地持续,过度的吞咽会导致这些肌肉疲劳,从而影响吞咽的效率。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连续快速吞咽三次后,再吞咽就会出现卡顿。
吞咽动作还受到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频繁连续的吞咽动作容易让相关机制产生疲劳或短暂失调,这也是在短时间内难以连续多次吞咽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吞咽时我们的喉部和气管上口会发生暂时性的封闭,以防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每一次吞咽都会让这个通道关闭,确保食物无法进入气管,如果频繁地吞咽,就会使得气管一直封闭,造成窒息的风险。所以无法持续吞咽也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避免我们缺氧窒息。
你的心理也可能在作祟
心理因素也会对连续吞咽动作有所影响。心理压力可能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肌肉紧张,尤其是咽喉部位的肌肉收缩,从而加剧吞咽困难的情况。
此外,个体对自身表现的过度关注也可能放大这种效应,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人更加难以顺利完成连续吞咽的动作。
图片来源:pixabay
最后提醒一下,这个测试虽然好玩,但不要过度尝试哦,以防出现呛咳、喉痉挛的情况。
如果在日常情况下,也出现吞咽障碍,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的健康问题。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手段,如喉镜或吞咽功能评估,来确定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或神经调节异常。
审核专家:赵立恒,北京小汤山医院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