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我的心爱
2017年6月26日
我的心爱在天边
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
洁白的蒙古包撒落在河边
我的心爱在高山
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
云海茫茫云雾间
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
白云朵朵飘在
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的心爱我的思念
我的心爱在河岸
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
草原母亲我爱您
深深的河水深深的祝愿
呼伦贝尔大草原
……
丁酉年仲夏月初三,出于对蒙古大草原的向往,鸡鸣即起,伴着降央卓玛的歌声赶赴新桥机场,恰遇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空管,以致航班延误,无可奈何,而后改签航次,几经波折,俟晚间方抵基地。几千里之遥,南雁北飞,虽极尽疲惫,然舷窗下,大草原连绵起伏,一望无际;蒙古包星罗棋布,相缀其间;根河、额尔古纳河形如哈达,蜿蜒缠绕……瞬间疲惫尽散,顿感心旷神怡,这就是呼伦贝尔的魅力(呼伦贝尔……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市…….牧草王国……成吉思汗出生地……满洲里……国门……毗邻蒙古国、俄罗斯)。
此次基地安排极为贴心,住宿、就餐、授课近在咫尺,免去了以往的“一直在路上”,颇感欣慰。次日上午,“桂枝汤临证应用浅识”第一课,自治区中医院院长苏和教授拉开了理论教学的序幕,桂枝汤乃《伤寒论》开宗明义第一方,被誉为“群方之冠”,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取桂枝汤之意加减化裁的系列方剂有75首之多,历代医者对于桂枝汤的论述繁多,千载之下,争论尤杂。苏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对桂枝汤及其类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观点新颖,提示我们对经典方剂的学习不应只在表面,应当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应用,真正做到“读懂”方剂。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中医药文化,是我此行之重点。内蒙古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岁月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医药文化。下午,孙亚红教授以“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为例,向我们讲述了内蒙古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鄂温克族(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的分支,一个森林狩猎民族,信奉萨满,逐驯鹿而居,过着原始而自然的生活。勤劳智慧的鄂温克族人在与疾病斗争中采集草药,摸索出一套独特治病方法,其民间药用植物26种,药理作用和使用方法明确。2010年开始,孙教授历经四载,通过口传心授,对其民间药用植物进行调查,不仅保护了少数民族中医药文化,更加促进了全民族文化的融合,其所付出值得敬佩。稍事休息,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胡金宝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蒙医及蒙药特色优势和资源分布情况”。呼伦贝尔蒙医历史悠久,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喇嘛医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重视、保护和发展蒙医,历经各方不懈努力,蒙医蒙药得到了壮大,医术精髓也得到了传承。呼伦贝尔境内有着大兴安岭三分之一的面积、大草原以及著名的呼伦达来湖贝尔湖,多变的地貌特征,富饶的自然资源,蒙药常用药用植物如草乌、寒水石、沙参等就有400余种。随后,中药材种植专家邓清先生向我们阐述了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现状:由于野生药材资源日益匮乏,市场上所销售的中药材资源将以种植品种为主导。大健康产业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养生和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市场上中药材的供应量明显不足,质量良莠不齐,市场价格混乱,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因此中药人工种植势在必行。邓清专家从“种什么、怎么种、种植过程”三个方面概述了种植方法,并以赤芍为例进一步说明。
初五上午,周凯教授概述了内蒙古地区道地中药的药用现状及其鉴别。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历史沿革和功能评价,15个道地药材产区,蒙药就是其一,周教授以肉苁蓉、甘草、牛黄、羚羊角、麝香为例,对其来源、分布、规格、性状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周教授指出“今后一段时期科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任务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就是围绕这个战略任务开展。下午,成都中医药大学的胡昌江教授因故未能如期而至,其弟子阐述了川派炮制的特色和川芎的系统研究。川帮炮制技术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神秘而特殊,以复制法为主,以复制大黄、复制南星、附子等特色炮制品种为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川派炮制技术亟需我们不断发掘与传承。
课后晚饭前稍有闲暇,为实地了解蒙药的炮制方法以及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的概况,特参观了呼伦贝尔市中蒙综合医院制剂室、中药房、蒙药房。
初六,基地组织根河湿地参观。晨起即出,中途停驻七一公社中药材栽培基地。闲暇中,与苏和院长就“中药的望闻问切”稍作了探讨……饭毕,探迹根河源,那里湿地植物种类繁多,虽留恋不舍,然虑行前未做妥善防护,牛虻欺生,不得不匆匆而返,晚间驻宿额尔古纳,一座流光溢彩的草原小城……
初七,草原自然环境、中药资源、民风民俗考察: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初八,培训结束,时值《中医药法》实施之日(2017.07.01),《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标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特至满洲里,驻足国门。中医中药乃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重大贡献,只有努力地继承,才有更好地发展,最终才能走出国门,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来源: 安徽省中医院徽派炮制实训中心、中药识别科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