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白露与秋分节气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也有所变化。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这正是一年中需要格外注意养护的关键时期。接下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刘劲松副主任医师为您科普关节养护相关知识。
白露、秋分时节天气特点
白露节气标志着孟秋结束,仲秋开始,天气逐渐转凉,清晨时分可见露水凝结。而秋分节气则昼夜等长,之后北半球昼短夜长趋势加剧,气温下降更为明显。
这两个节气共同特点是: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寒湿邪气渐盛,这些变化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产生直接影响。
(▲AI图)
为什么白露、秋分节气易诱发类风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从西医角度看,低温会使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炎症因子(如类风湿因子)易在关节腔内堆积,加重红肿、疼痛;从中医角度看,其属“痹证”范畴,患者多存在“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的体质,白露秋分的“风寒湿邪”会趁虚而入,痹阻关节经络,导致“不通则痛”,诱发或加重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中医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指南
中医强调“治未病”,防治类风湿需从整体调理入手,注重扶正祛邪、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具体方法如下:
1.防寒保暖,护关节
适时添衣:尤其注意关节部位(如手腕、膝盖、脚踝)的保暖,避免受凉。夜晚睡觉时可穿长袖睡衣,必要时使用护膝、护腕。
避免潮湿: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雨天减少外出,出汗后及时擦干。
(▲AI图)
2.饮食调理,祛湿散寒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秋季饮食应以温性、平性食物为主,少吃生冷寒凉之物。推荐以下食疗方:
生姜红枣茶:生姜3片、红枣5枚、红糖适量,煮沸后代茶饮,可温经散寒。
山药薏米粥:山药健脾,薏米利湿,适合脾虚湿盛者。
适量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补食材,但需避免过度油腻。
3.起居有常,顺应自然
早睡早起:秋季宜收敛阳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适度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以促进气血流通,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
4.艾灸与穴位按摩
艾灸:选取足三里、关元、肾俞等穴位,每日艾灸10-15分钟,可温阳散寒。
按摩:经常按揉合谷、曲池、阳陵泉等穴位,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5.情志调摄
秋季易引发悲秋情绪,中医认为“忧悲伤肺”,而肺主皮毛,与卫外功能相关。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AI图)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关节疼痛剧烈,自行缓解困难;
2.关节明显肿胀、发红、发热;
3.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
4.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专家提醒
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提醒:白露秋分时节,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关键在“避寒、祛湿、养正气”。只要做好中医调理与日常防护,就能减少疾病复发,安稳度过秋凉季。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科 郑燕姣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郑燕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