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唐奶奶,三年前接受乳腺癌手术,术后出现患肢肿胀的情况,简单的屈伸动作都无法进行,严重时皮肤绷紧发亮、触之坚硬。
面对高龄体虚的复杂情况,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团队运用中医外治法,助其化解难题。今天,肿瘤四科唐蔚主任就通过唐奶奶的案例讲解中医外治如何改善乳腺癌术后顽固水肿。
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常见且棘手的并发症。手术清扫淋巴结或术后放疗损伤淋巴管网络,导致富含蛋白质的组织液在手臂积聚,引发肿胀、紧绷、发硬甚至反复感染。对于高龄、体质虚弱的老人,问题较复杂,常规的口服用药疗效有限。
中医辨证:求本溯源,瘀毒为标
接诊时,唐奶奶感觉乏力、腰酸。查舌暗滞,舌下两条青筋(络脉)怒张迂曲,舌苔白而厚腻,脉象沉细无力。考虑其为:
1.脾肾虚弱(本虚): 脏腑功能随年龄衰退。脾主运化水湿、主肌肉四肢;肾主水、为先天之本。脾肾阳气不足,影响代谢和运行是内因。
2.瘀毒阻络(标实): 手术有脉络损伤,离经之血即为瘀。舌暗、舌下青筋怒张是体内瘀血表现,中医称为“瘀毒”,堵塞经络,不通则痛、不荣则肿。
**3.核心病机: 脾肾阳虚,伴术后瘀血阻络、水瘀互结,痹阻上肢经脉,**需标本兼治。
精准施治:疏通瘀阻,透活经络
针对其核心矛盾,肿瘤四科制定了一套温和而精准的中医外治“组合拳”:
1.火龙罐综合灸:温阳化气,以“通”为补
部位选择:
• **上肢(重点手三里、曲池):**刺激穴位能疏通手臂气血。火龙罐温热之力有效松解瘀结,促进局部循环。
• **腰部(肾俞、脾俞):**补益先天与后天之本。火龙罐将温煦之力直接送达脏腑,激发脾肾功能,助运水湿。
**作用机制:**火龙罐集艾灸的温阳效应、罐疗的疏通作用、结合刮痧。能温通经脉、振奋阳气,疏通局部瘀堵,适合体虚不耐强力推拿者。
**操作:**每日清晨一次,每次20分钟。晨起阳气生发,此时施术顺应天时,助阳效果更佳。
2.定向透药(舒经活络方):精准投送,直抵病所
**药物选择:**黄芪+丹参。黄芪气旺则血行,丹参功同四物,以补气活血。
**作用机制:**利用低频脉冲电导技术(电极片贴敷于患肢关键穴位手三里、曲池),形成物理通道,驱动药物向、定量穿透皮肤屏障,直达皮下组织与经络。
**精准靶向:**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避免口服药物需经全身代谢,减少胃肠刺激。
**高效利用:**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操作:**每日两次,每次25-30分钟。保证药物在患处持续发挥作用。
**治疗关键点:**此方案契合患者“老年体虚+局部瘀堵”的特点,精准高效。
**生活调护:**治疗期间,低盐饮食,每日轻柔抬举手臂10次,促进淋巴液回流,共同助力。
从紧绷到舒展:唐奶奶的手臂水肿改善
治疗1周后:手臂紧绷感明显减轻,手指的灵活性开始恢复,可尝试握拳。
治疗2周后:患肢臂围从入院时的33.5cm成功缩小至31cm,共减少2.5cm! 有力证明消肿疗效。
**主观感受与体征提升:**原本绷紧发亮的皮肤变得柔软有弹性,手臂的沉重感和活动受限感大幅缓解。舌下两条青筋明显消退。
中医外治在老年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独特价值
1.整体调理,标本兼治;
2.安全温和,契合体质;
3.精准高效,直达病所;
4.内外结合,巩固疗效。
相关禁忌:
局部皮肤破损、感染、皮炎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血栓高风险者;体质属于阴虚火旺、实热证者;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对所用药物或相关材料过敏者等。
专家提醒
中医治疗的灵魂在于辨证论治, 文中所展示的个例疗效,是基于患者个体化辨证和排除禁忌症后的综合评估结果,日常切不可自行盲目模仿或尝试。 如需使用,提前咨询专业医师进行全面评估,有利精准把握。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 蔡梦婷 彭丽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