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京晶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崔 翔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困扰很多育龄女性的常见内分泌疾病,其典型症状为月经不规律、脸上长痘、体重难控制,甚至导致不孕。西医治疗多从调节激素入手;而中医则认为,此病多是身体“内环境”乱了,比如气血不畅、痰湿积聚、脾肾虚弱等。本文将从内调和外调两方面系统性介绍中医如何调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为大家提供具体可操作的调理方法。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内调:吃对了、想通了,为身体“排毒减负”
1.食疗: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比吃药更易坚持
(1)痰湿型:多吃“祛湿化痰”的食物
对于痰湿体质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调治的重点是帮脾胃“减负”,少吃甜腻、油炸食物,如蛋糕、炸鸡等(可加重痰湿),多吃能利湿、化痰的食物,如薏苡仁、冬瓜等。
推荐食谱
①薏苡仁粥:薏苡仁约15 g和粳米约50 g一起熬煮成粥,每天早上喝一碗。薏苡仁能健脾祛湿,就像给肠道“清垃圾”。但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性凉,怕冷的人可以加3~5颗红枣中和一下。
②冬瓜炒虾仁:冬瓜500 g,虾仁250 g,炒菜食用。冬瓜能利湿,虾仁补充蛋白质,做法清淡(少油少盐),既能饱腹又不加重痰湿。
(2)血瘀型: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对于血瘀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打通气血通道”,但要避免药性猛的活血食物,如过量阿胶,宜选温和的食材慢慢调养。
推荐食谱
①山楂红糖饮:干山楂30 g(切片)煮水,加少许红糖调味,每天喝一杯(经期停用)。山楂能活血化瘀,帮经血顺畅排出,但不可空腹喝(易引发胃痛)。
②清蒸鲈鱼:鲈鱼性平,搭配少量生姜、葱,清蒸。鱼肉易消化,不会给脾胃增添负担,还能补充营养,避免血瘀型患者出现“气血不足”。
(3)肾虚型:多吃“补肾养气血”的食物
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调养重点是“温补”,不要吃生冷食物(如冰饮、刺身),多吃能滋补肾气的食材。
推荐食谱
①黑豆核桃粥:黑豆50 g、核桃30 g、大米100 g、冰糖适量,一起煮粥,每天早上食用。黑豆补肾,核桃温阳,适合怕冷、月经量少的患者,可缓解腰膝酸软的问题。
②枸杞乌鸡汤:乌鸡半只,枸杞约20 g、红枣约8颗(去核),小火慢炖(砂锅2~3小时)。乌鸡滋阴,枸杞补肾,能帮助身体慢慢积攒“元气”。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中药调理:让医生“把脉开方”,辨证论治
中药调理讲究“辨证论治”,同样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型和肾虚型使用的中药完全不同,必须让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开方。
常见的中成药及适应证如下(切勿自行购买服用,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适合使用)。
(1)艾附暖宫丸:适用于畏寒、小腹凉、月经推迟者,能温经散寒,帮子宫“回暖”,就像给身体“加个暖宝宝”。
(2)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尤其是伴有腰酸、夜尿多、畏寒者,能补肾气,让卵巢功能慢慢恢复。
(3)桂枝茯苓丸:适用于血瘀明显者(表现为月经有血块、痛经),能活血化瘀,使子宫里的“瘀堵”慢慢消散,但经期需停用(避免经量过多)。
注意:中药调理见效慢,通常要吃1~3个月才会有效果,比如月经周期逐渐规律,切勿因短期未见效而擅自停药。吃中药期间,最好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身体变化调整药方。
3.情志调节
心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调理非常重要。长期紧张、焦虑,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衡,加重月经紊乱、痤疮等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平时可以多和朋友聊聊天、听听歌,避免过度思虑,保持情志舒畅,身体也会慢慢变好。
保持心情愉悦是治病的核心基础,需要重视。
二、外治:针灸、推拿用起来,帮您“疏通经络”
1.针刺:为经络“松绑”,调节内分泌
针刺不是随意扎针,而是精准选取特定的穴位,通过针刺“唤醒”身体的自愈能力。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的穴位包括中极穴、关元穴、三阴交、足三里等。
(1)中极穴、关元穴:都在小腹上,这两个穴位是调理妇科问题的“核心穴位”。针刺这两穴位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卵巢供血。
(2)三阴交:在小腿内侧,是肝经、脾经、肾经3条经络的“交汇点”。针刺此穴能同时调理这3个脏腑,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平衡。
(3)足三里:在膝盖下3寸。针刺此穴能健脾养胃,改善痰湿体质患者常见的“消化差、易腹胀”问题。
注意:进行针刺治疗要选择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切勿前往小诊所,以免因消毒不彻底而引发感染。
2.艾灸:用“温热”驱散寒、湿、瘀
艾灸是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相较于针刺,其作用更温和,适合怕冷、痰湿、血瘀者,患者自己在家也能操作(但要注意安全)。
常用穴位包括神阙穴、子宫穴、足三里等。
(1)神阙穴:在脐中部。艾灸此穴能温通全身经络,驱散寒气,改善小腹凉、月经推迟等症状。也可以选用艾灸盒。
(2)子宫穴:在下腹部。此穴专门针对子宫和卵巢,艾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卵泡正常发育。
(3)足三里:和针刺作用相似,艾灸此穴可健脾,痰湿体质的患者坚持进行艾灸,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肚子没那么胀了”“大便不黏马桶了”。
3.推拿按摩:自己动手“疏通经络”
患者可以在专业医师的帮助下对特定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比如按摩腹部的任脉、冲脉,以及下肢的肝经、脾经等经络上的穴位。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中医内外调理过程中,切勿“求快”,急于求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调理也需要一定时间,别指望通过一两个月就能实现“月经恢复正常、顺利怀孕”等目标,循序渐进才靠谱。同时,患者要结合生活习惯调整。中医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仅仅依靠食疗、针灸是不够的,还要少熬夜、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此外,患者千万不能排斥西医治疗,如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已导致严重月经不调(如半年不来月经)、不孕,最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比如西医调节激素水平+中医调理体质,效果往往更好。
中医调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是让身体“回归平衡”——该代谢的物质代谢掉(如痰湿),让气血流通顺畅,使肾气充盈。无论是食疗、中药,还是针灸,都需要患者坚持,才能看到变化。请记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是“绝症”,只要找对方法,身体就会慢慢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