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买菜啊?咋就一只手提篮子?”“没法子哟,另一只手抬不起来,穿衣服都得叫孩子搭把手,痛得钻心,肩膀里头像冻了冰!”
日常生活中,五十岁上下人群,常会遇上这烦心事——肩膀痛、活动不便,夜里疼得睡不着,重时梳头、洗脸、挠背都难。这很可能是民间说的“五十肩”“冻结肩”,医学上叫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罗海恩主任,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黏人”的毛病。
为何肩膀被“冻”住了?
1.中医视角:风寒湿是外贼,气血亏是内应
中医未直接命名“肩周炎”,但对“肩背痛”有精辟论述,认为其多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或体虚之人,“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凝结于肩”。
若把肩关节比作精密“轴承”,年轻气血旺盛时,关节内“润滑油”(津液气血)充足,运转顺滑。年过半百后,肝肾渐虚(肝主筋、肾主骨),“润滑油”生成减少;若再遇湖南潮湿环境、风寒侵袭或轻微扭伤,风寒湿邪便会与体内不畅气血“勾结”,让关节变得像浆糊一样黏稠,把原本灵活的“轴承”给糊住、冻住了。于是,疼痛和活动障碍就来了。
2.现代医学解读:炎症与纤维化的“冻结”
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如同久未使用的门轴因积尘滞涩,关节囊发炎后会肥厚、粘连、失去弹性,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医学上形象地称之为“冻结”。
初期炎症因子是肩周炎的主因,后期纤维化挛缩则引发僵硬,这与中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理论相契合——炎症对应“不通”(气血瘀滞),纤维化对应“不荣”(筋失所养)。
如何中西合璧“融冰解冻”?
罗海恩主任介绍,对付肩周炎,关键在于“动”和“养”结合,像解冻一块冰,既要温和加热,也要慢慢活动它。
1.预防为先:日常关节养生法
避风寒,护肩周:湖南暑热湿气重,但切莫贪凉。吹空调、风扇切忌直吹肩颈部,晚上睡觉时给肩膀盖条薄巾。早晚温差大时,一件马甲是保护肩前胸背的“神器”。
常活动,筋才柔:学习湖南地花鼓的韵味,不在于跳得多好,而在于那舒缓的摆臂、扭胯、转肩,都是活动关节的良方。平时多做“手指爬墙”“钟摆运动”(身体前倾,让患臂自然下垂,像钟摆一样画圈)。
食疗濡养:湖南人爱喝汤,可在汤中加入一些养血柔筋的食材。如:桑枝煲鸡汤(桑枝15克,祛风湿、利关节)、山药排骨汤(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以养筋)。适量饮用药酒也可活血通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治疗有术:中西医结合“组合拳”
中医外治法宝多:
针灸与推拿:通过针刺(如取肩髃、肩髎、肩贞等“肩三针”穴位)和手法推拿,能强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是“融冰”的关键一步。
拔罐与艾灸:在肩颈部拔罐,可祛除深层的寒湿。艾灸的温热之力能穿透肌肤,温煦关节,为“冻结”的轴承注入阳气,是“加热”的过程。
中药外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特色的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的中药贴敷或塌渍疗法,直接作用于患处,效果显著。
3.现代医学来助力:
在疼痛急性期,可能会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精准介入治疗,如注射少量消炎镇痛药物,快速缓解疼痛,为后续的功能锻炼打开大门。
对于关节粘连严重的患者,会在麻醉下进行关节镜微创松解手术,像用“微型冰镐”精准地凿开冰封,创伤小,恢复快。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罗海恩主任介绍:肩周炎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部分人可以自愈,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持续1~2年甚至更久,且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能显著缩短病程,快速缓解疼痛,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让患者少受苦,早康复。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