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于中医的生命哲学而言,和谐之音乐,宛如贯通天地、调和阴阳的无形纽带。五音(角、徵、宫、商、羽)与五脏(肝、心、脾、肺、肾)相互呼应,产生共振。

现代减脂往往聚焦于热量计算,却容易忽视脏腑功能的协同配合。肝主疏泄,心主神志,脾主运化,肺主宣降,肾主藏精,任何一个环节失调,都可能致使“脂浊”在体内积聚。

而华夏千年古乐器所奏响的清韵,恰似一剂被遗忘的“音药”,蕴含着天人合一之妙,通过声波与脏腑的深度共振,辅助调节气机的升降,为减脂征程增添协同增效的力量。


一、乐动化浊:五音入络的减脂奥秘

在中医看来,顽固脂肪犹如“脂浊”,实则是脏腑气化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畅所引发。

五音疗疾之功效,源自《内经》的“五脏相音”理论:特定的音波经由耳朵传入经络,沿着经络走向脏腑,激发脏腑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加速脂肪的代谢。其核心作用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1.调节气机升降

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音波的振动带动气血运行,例如古琴的角音能够激发肝脏功能,使其恢复正常的疏通调节能力,让脂浊得以顺利疏泄;宫音可激发脾土的运化功能,切断痰湿的生成源头。肝脾同调,气血顺畅,运化功能恢复正常。

2.改善水液代谢

商音能够增强肺的呼吸代谢功能,促进水液的输布;羽音可激发肾中的阳气,提高水液的代谢效率。五音协同作用,使全身的水液能够正常循环,痰瘀自然得以化解。

3.稳定情绪调控

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徵音可清泄心火、安定神明。心神安宁,则肝、脾、肾能各司其职。《类经》明确指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为君主之官,心君安定,因情绪波动而导致的进食冲动自然消除。

二、五音药典:对症聆听指南

1.角音——疏肝理气

①适宜人群:适合因情绪波动较大而导致体重反复的人群;

②代表曲目:古琴曲《平沙落雁》、尺八曲《虚空》、古筝曲《雪山春晓》。

2.徵音——清心宁神

①适宜人群:适合因心烦失眠而诱发暴食,进而加重体重问题的人群;

②代表曲目:古琴曲《梅花三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

3.宫音——健脾化湿

①适宜人群:适合出现腹胀、大便粘腻,处于减肥平台期的人群;

②代表曲目:古筝曲《渔舟唱晚》、埙曲《楚歌》、中阮曲《丝路驼铃》。

4.商音——宣肺排浊

①适宜人群:适合容易浮肿且伴有皮肤松垮的人群;

②代表曲目:古琴曲《流水》、编钟曲《金石和鸣》。

5.羽音——温肾助燃

①适宜人群:适合畏寒乏力、基础代谢低下的人群;

②代表曲目:古琴曲《潇湘水云》、洞经鼓乐《八卦》。

三、增效指南:运动与音律的完美搭配

1.八段锦·商音排浊法

操作要点:“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一动作配合商音进行。

① 吸气时双臂上举,随着琴音的滚拂逐渐增强,伸展脊柱;

② 屏息托天持续3秒;

③ 呼气时双臂下落,与商音的收尾余韵相契合,共进行9次。

2.快走·角徵双调式

操作要点:

①前段疏肝(角音):播放《平沙落雁》时,迈开大步行走(步距约为肩宽的1.5倍),手臂充分摆动;

②后段宁心(徵音):切换至《梅花三弄》时,回归自然步距(与肩同宽),手臂摆动幅度缩小至腰侧。

温馨提示:

①运动前静听3分钟:闭上眼睛,深呼吸,激活身体的共振;

②动作节奏与音乐节拍同步:让身体自然地跟随乐流律动;

③运动后继续播放羽音5分钟:调低音量聆听洞经鼓乐,同时配合拉伸动作。

3.禁忌人群

①手脚心发热、夜间盗汗、失眠多梦的阴虚火旺者不宜聆听角音;

②胸闷痰黄、面部油腻、大便干结的痰热内扰者不宜聆听徵音;

③午后潮热、腰膝酸软、耳鸣如蝉的肾阴不足者不宜聆听羽音。

四、小结

天地为律,五音和鸣,脏腑似琴。

当减脂陷入数字的枷锁,不妨回归生命本真的共振:让古琴的松吟之音驱散肝郁,使代谢之路畅通无阻;凭借土埙的浑厚之音唤醒中焦脾胃,从根源上切断痰湿的生成;借助颂钵的泛音降伏心火,将情绪性进食扼杀在萌芽状态。

五音药匣已然开启,君可择律而听——今日耳机中流淌的宫商角徵羽之音,将化作明日腰间消融的脂浊瘀滞。身体这本“无字医经”,终将在丝弦金石之音中寻得注解:真正的燃脂胜境,原是脏腑与天地共鸣所奏响的和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李心雨 张艳 金关兵 曾庆佳 欧阳峰松 孙贵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香澜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