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长卷中,野生动物曾以亿万年的智慧编织出繁茂的生态网络,而今这张网络正被人类文明的扩张撕扯出触目惊心的裂痕——全球现存哺乳动物中,1/4濒临灭绝;两栖动物种群以每分钟1种的速率消失;就连曾覆盖95%陆地的森林,也仅余不足三成庇护着这些原始居民。当北极熊在浮冰上蹒跚的影像成为时代符号,当长江白鲟的灭绝宣告一个物种2亿年生存史的终结,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现实:野生动物的生存困境,早已超越自然选择的范畴,演变为一场由人类主导的生态危机。


01,在人类出现以后,被灭绝的有多少?


说到濒危动物,在人类出现以后,被灭绝的有多少?

举个例子,澳大利亚一直是一块孤悬海外的大陆,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澳洲大陆是与世隔绝的。这里的生物也具有独特的特点,比如大量的有袋类生物就像袋鼠之类的。

在人类出现在澳洲之前,澳洲还是不少生物的天堂,毕竟它们相对地理隔绝可以说是造成另一个绝佳的人类净地。

那个时候,澳大利亚生活着许多独有生物。

但是人类出现之后,澳洲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据不完全统计,澳洲大概有85%的大型动物被人类灭绝了。而后来,随着新一代人类不断地涌入,也导致更多的动物被灭绝。

如今,我们只能从化石中来寻找这些生物的痕迹了。


02,其实不仅仅是澳洲


事实上,这些只是澳洲,全球各地都是如此,大家如果回顾起小时候的生活就会知道,那个时候真的是可以做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如今呢?我们身边缺乏大量的生物了,甚至很多常见的动物也没了,说穿了,这些生物如果得不到保护,迟早会处于濒危甚至灭绝的状态。

国际上有个机构叫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他们会发布不同生物的濒危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生物所处的状态。比如我国的白鳍豚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物种,仅产于长江中下游领域,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2007年被确认为“功能性灭绝”,意为在自然状态中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逐步走向灭绝。

而这些,只是我们看得到的生物,我们看不到的大量的生物,他们默默的消失了,我们甚至都没发觉。因为自然界存在食物链,某一种生物灭绝了,不仅仅是他们处于危险,那些同处在一个食物链条上的其他生物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


现在我们还是忙着发展经济,努力地提高生活,希望未来,我们有足够的机会来拯救那些尚未灭绝的生命。

来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