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医生,他喝得不省人事了!”凌晨两点,急诊室冲进几个年轻人,架着一位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的醉汉。患者浑身酒气,呕吐物沾满衣襟,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是典型的急性酒精中毒。

经询问得知,他们吃夜宵拼酒,患者短短1小时灌下大半瓶白酒,随后出现了昏迷抽搐,经过积极抢救,患者终于脱险。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提醒,酒精中毒绝非“睡一觉就好”的小事,严重时可抑制呼吸、引发猝死。

一、酒精中毒有哪些致命危害?

酒精(乙醇)是中枢神经抑制剂,随着血液浓度升高,会逐步“瘫痪”大脑功能,尤其是以下这些情况,会让危险加倍:

1.“混饮炸弹”:白酒+啤酒+碳酸饮料加速酒精吸收。

2.空腹豪饮:胃内无食物时,酒精30分钟即达峰值浓度。

3.服药后饮酒:头孢类(双硫仑反应)、镇静药(呼吸抑制)。

二、家庭如何急救?

若发现有人醉酒昏迷,按以下步骤处理:

1、A(Airway)保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患者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

清除口鼻残留呕吐物,用纱布裹手指掏出口腔呕吐物。

2、B(Breathing)监测呼吸

观察胸廓起伏,若呼吸<8次/分钟或出现鼾声,立即拨打120;

禁止催吐,催吐易引发吸入性肺炎。

3、C(Circulation)维持循环

脱去潮湿衣物,盖毛毯保暖(酒精扩张血管,容易出现失温)。

可唤醒状态下,可少量喂食蜂蜜水(果糖促进酒精代谢)或淡糖盐水。

三、有哪些处理方法是错误的

1.灌浓茶/咖啡:加重脱水;

2.冷水泼脸:可能诱发心脏应激;

3.强行走动“醒酒”:易跌倒外伤;

4.服用安眠药:与酒精协同抑制呼吸。

四、哪些情况必须立即送医?

1.昏迷超过3小时,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2.呼吸缓慢(<8次/分)或出现窒息;

3.皮肤湿冷、面色苍白(休克前兆);

4.抽搐、大小便失禁;

5.持续呕吐伴呛咳(警惕误吸);

6.合并外伤,如跌倒后颅脑损伤。

五、如何防患于未然?

中医解酒小妙招:

1、葛根煎水服:饮酒前,取葛根15g水煎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酒精对胃肠的刺激,辅助抑制酒精吸收。

2、枳椇子+陈皮煮水:饮酒后,取枳椇子10g、陈皮8g,煮沸后小火煮10分钟服用。二者搭配能缓解酒后头痛、恶心反胃。

3、绿豆甘草汤:绿豆30g、甘草5g,加水煮至绿豆开花,饮酒后饮用,能帮助缓解酒后燥热、口干及轻微胃肠不适。

4、葛花泡水:取葛花10g左右,用沸水冲泡后代茶喝,能醒脾和胃,快速缓解酒后头晕、乏力。

5、按摩解酒穴:按压内关穴和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可减轻恶心、腹胀等不适。

科学饮酒:

1.控制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5g酒精,约1听啤酒;

2.饮用间隔:每杯酒间隔30分钟,穿插喝水;

3.护胃准备:饮酒前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肉类等;

4.绝对禁忌:服药期间(特别是服用抗生素)、肝病患者、孕妇禁酒。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提醒,酒精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情况,但绝非小事。醉酒后昏睡≠安全,沉默的呼吸暂停可能悄然夺命。这个夏天,愿你在享受夜宵时牢记,您的健康比面子重要万倍。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 喻心蕾 李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 喻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