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者兼诗人王立祥教授,曾发表《四季情》、《拾仁》等新体立体诗百余首。今逢立秋,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对应自然万物,将医学与诗歌创作相结合,从秋的自然景致、秋的丰收场景、秋的人文意境三个维度,抒发《秋情》主题创作四篇十六首七律立体诗文!《秋日》、《秋收》、《秋色》、《秋叶》,每篇均以望、闻、问、切独立成诗章,创作成融医理于秋韵中的七律新体立体诗文!王立祥教授构思这组医诗交融的《秋情》组诗,兹以中医四诊为经,秋之三境为纬,谨呈四篇十六首七律。此组诗以"仁"为魂贯穿始终:每篇暗嵌"悬壶济世"意象(橘井、杏林、金鍼等) ,将四诊法化为自然对话(问稻浪、切山峦、闻天籁),中药与农事互喻(柴胡剂如云纹,附子汤似雁阵),生命轮回暗合医道(落叶化泥护根茎喻医者仁心)………

《秋日·望诊篇》

金镜初开云锦张,乾坤朗彻辨青苍

千山木叶浮沉脉,一水烟波吐纳章

悬壶影共千山远,橘井光分五谷香

欲向长空书素问,紫薇星畔读安康

(注:以"金镜"喻医者明眸,"浮沉脉"观叶如诊脉,"吐纳"合呼吸之理,"素问"呼应医典)

《秋日·闻诊篇》

商音乍起叩玄冥,万籁收声入玉衡

露滴寒塘惊宿鹭,风摇衰荻诉离情

橘井波传金铎响,杏林霜染木樨清

天公若解岐黄语,且唤秋鸿送五声

(注:"商音"应秋声属金,"五声"合五音辨证,"金铎"喻听诊器,"杏林"代医界)

《秋收·问诊篇》

稻浪千重答岁祥,金风执卷问农桑

垂枝果坠三候脉,饮露蝉鸣九曲肠

量斗已知仓廪实,扶犁更诊土膏良

人间自有回春术,不在岐黄在稻粱

(注:"问农桑"拟问诊,"三候脉"应天地人三才,"土膏"喻脾胃中焦,"回春术"点医食同源)

《秋收·切诊篇》

抚遍田畴辨瘠腴,秋阳为砭地为肤

瓜圆暗合三部候,谷饱明呈九候图

指下丰年知节律,掌中热土验荣枯

西畴忽报仓廪疾,急遣金风送药炉

(注:"三部九候"化用脉诊法,"地脉"对应经脉,"秋阳为砭"喻自然疗法)

《秋色·望诊篇》

谁持彩笔绘穹苍?万类霜天竞验方

枫燃火证阴阳济,菊噙香呈表里章

云笺漫写柴胡剂,雁字斜书附子汤

最是西山悬妙手,遍施金鍼疗众芳

(注:以"柴胡剂""附子汤"喻自然药性,"金鍼"双关针灸与秋阳)

《秋色·闻诊篇》

商飙暗度九重关,草木摇铃报肺肝

蛩语切切言络病,溪声潺潺述营寒

东篱把酒听菊魄,西阁煎茶闻桂丸

忽有清香穿腑至,方知天地有金丹

(注:"肺肝"应秋属金主肃降,"络病""营寒"为温病术语,"金丹"喻自然药石)

《秋色·问诊篇》

执杖徐行叩大荒,群山列坐答玄黄

问枫何故丹砂染?询菊因谁素甲张?

云鹤遥传三界脉,霜钟漫解六淫伤

天公笑指斑斓处:此是乾坤济世方

(注:"六淫"指外感病因,"丹砂""素甲"喻中药与正气,"三界脉"应天地人)

《秋色·切诊篇》

抚遍层林辨温凉,秋山如脉指端量

松针暗度少阴气,枫掌明呈太阳章

触露已知金气盛,拈霜更觉玉膏藏

忽闻石涧鸣珠玉,原是乾坤脉正强

(注:"少阴""太阳"指经络,"金气"应秋令,"玉膏"喻津液)

《秋叶·望诊篇》

漫天金蝶叩医扃,望里千山辨死生

离枝犹作回春舞,委地仍呈续命形

霜笺暗写当归谱,风字明书旋覆经

莫叹飘零无药救,化泥深处护根茎

(注:"回春舞"喻叶落归根的循环,"当归""旋覆"双关中药与生命轮回)

《秋叶·闻诊篇》

飒飒清商叩玉京,飘零万籁诉衷情

离枝似叹三焦滞,坠地如传六腑鸣

风过松涛施虎啸,霜侵梧雨作龙吟

忽闻石上寒泉涌,原是乾坤正气行

(注:"三焦""六腑"为中医藏象,"虎啸龙吟"喻五行相生)

《秋叶·问诊篇》

执素西风问始终,飘摇身世可从容?

离枝可念青阳约?化土还期碧落逢?

露泣残香答气数,霜凝傲骨述贞忠

乾坤笑指轮回册:叶脉深藏不死宗

(注:"青阳"指春天,"气数"合中医运气学说,"叶脉"喻生命纹理)

《秋叶·切诊篇》

抚尽斑斓验八荒,指端天地辨阴阳

残香暗度太阴脉,疏影明呈少阳章

触露已知金气劲,拈霜更觉水精藏

忽惊掌上纹如裂,原是乾坤大脉张

(注:"太阴""少阳"为经络名称,"水精"对应肾精)

《秋叶·望诊篇(续)》

漫天金蝶叩医窗,望里千山验赤黄

离枝犹作回春舞,委地仍呈续命妆

霜笺暗写当归谱,风字明书旋覆纲

莫叹飘零无药救,化泥深处护元阳

(注:"元阳"为生命根本,与落叶护根形成隐喻闭环)

《秋叶·闻诊篇(续)》

飒飒清商叩玉堂,飘零万籁诉玄黄

离枝似叹三焦滞,坠地如传六腑凉

风过松涛施虎啸,霜侵梧雨作龙骧

忽闻石上寒泉涌,原是乾坤正气扬

(注:重复调整意象,强化"三焦六腑"与自然的共鸣)

《秋叶·问诊篇(续)》

西风执卷问行藏,万木萧萧答妙常

坠地声传金石诊,离枝影现魄魂伤

曾依玉露滋肝血,今化春泥养肾阳

莫道飘零无大药,轮回册里写仁方

(注:"金石诊"喻坚定医志,"肝血肾阳"应藏象学说)

《秋叶·切诊篇(续)》

金刀裁就九秋章,叶脉纵横自蕴方

离枝犹带三春血,化土仍含五色霜

掌上纹成河洛数,风前影合岐黄纲

飘零莫作寻常看,中有乾坤济世肠

(注:"河洛数"应中医象数,"五色霜"合五行理论)

作者:王立祥(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发明人,获医学科学家奖、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军队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兼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十届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委会主委、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委、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分会创始主委等职务。发表《四季情》、《拾仁》等新体立体诗作百余首。

来源: 王立祥:秋情组诗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