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丽萍 滨州市中心医院
审核:徐 宁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任护师
姚宗花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常面临骨密度下降和肌肉流失(肌肉减少症),导致跌倒和骨折风险显著增高。然而,科学合理的运动能有效维持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功能,从而降低骨折风险,是守护骨骼健康的关键措施。
为什么运动对骨骼健康如此重要?
运动对骨骼健康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1.刺激骨形成:适度的力学负荷(如负重运动、肌肉收缩)能刺激骨组织,有助于维持或增加骨密度,使骨骼更强健。
2.增强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骨骼的重要支撑。强健的肌肉能更好地保护骨骼和关节,并提升身体稳定性。
3.改善平衡与协调:专门训练(如平衡练习、太极拳)能显著降低跌倒风险,这是预防骨折的关键。
4.保持关节功能:规律活动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性,减轻僵硬和不适。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选择运动应遵循安全、适度、可持续原则,结合个人兴趣和健康状况:
1.散步:散步是老年人最简单、最安全的运动之一。每天30分钟快走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骨密度,同时享受户外新鲜空气。建议选择平坦路线,避免在崎岖不平的路面行走,以降低跌倒风险。
2.水中运动:水中运动是老年人的理想选择,因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担,水的阻力可增加运动强度。水中有氧运动如水中步行、水中慢跑、水中体操等均是不错选择,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又能保护关节。
3.瑜伽:瑜伽是一种低冲击性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改善姿势及身体柔韧性。老年人可选择简单的瑜伽动作(如扭转、伸展、平衡类动作),以提高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4.力量训练:使用轻量级哑铃或弹力带进行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提高身体稳定性,减少跌倒风险。老年人可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俯卧撑、深蹲、提踵等动作,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即可。
5.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慢而柔和的运动,动作缓慢流畅,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灵活性,同时提高身体耐力及稳定性。老年人可参加太极拳班,跟随教练学习动作,享受运动乐趣。
6.舞蹈:舞蹈是一种有趣的有氧运动,可提供良好的心血管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老年人可选择喜爱的舞蹈形式(如民族舞、爵士舞、拉丁舞等),跟随音乐舞动,感受运动愉悦。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运动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咨询医生:开始新运动计划前,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骨质疏松等慢性病或近期跌倒过的老人,务必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评估是否适合及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充分热身与整理:运动前后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如关节活动、慢走)和整理活动(如拉伸)。
倾听身体信号:运动时感觉轻微疲劳是正常的,但出现胸痛、头晕、过度气短、关节剧痛应立即停止并休息,必要时就医。运动后轻微肌肉酸痛可接受,持续锐痛需警惕。
安全环境:确保场地光线充足、地面平整防滑,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如手杖)。
补充水分:运动前后及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
穿着合适:穿合脚、防滑的运动鞋和舒适透气的衣物。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小结
规律且适宜的运动是老年人维护骨骼健康、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基石。通过结合负重活动(如步行)、力量训练、平衡练习(如太极拳)和柔韧性锻炼(如温和瑜伽),老年人能有效增强骨骼肌肉力量,提升平衡协调能力,保持关节灵活,最终收获更独立、更活力、更安全的生活品质。安全第一,量力而行,享受运动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王娟,刘燕群,陈春英,等.骨质疏松症合并肌少症病人饮食与运动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21):3908-3912.
蔡苗苗,高艳虹.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05):678-683.
[3]刘根平.老年人骨密度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2):2938-2940.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