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依力夏提·库来西,新疆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医师
**审稿:**马依拉·买买提,新疆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新疆营养学会青年委员主任委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医师,自治区卫健委科普专家
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以其丰饶的物产滋养着一代代儿女。甘甜如蜜的葡萄干、哈密瓜,喷香诱人的烤包子、手抓饭,还有那每日不可或缺的馕,构成了新疆娃娃们舌尖上的幸福记忆。然而,在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悄然变迁的背景下,一份特殊的“甜蜜负担”—儿童肥胖及其伴随的潜在营养不良风险,正悄然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健康挑战。
一、新疆儿童营养的丰饶与隐忧 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优质食材: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番茄、辣椒;含有独特花青素的桑葚、枸杞;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牛羊肉、核桃以及种类繁多的新鲜瓜果。这些天然食材本应是孩子们均衡营养的基石。
然而,现实情况却呈现甜蜜的矛盾:
1.“甜蜜”陷阱无处不在: 葡萄干、杏干等果干因其方便储存、甜度高,成为孩子们喜爱的零食和日常辅食(如抓饭中的葡萄干)。但它们属于高能量密度的食物,过量摄入极易导致能量过剩。
2.传统主食的“精”变化: 馕是新疆家庭的餐桌主角。传统全麦馕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但现代工业生产的精制面粉馕和添加了更多油脂和糖的甜馕(如玫瑰花酱馕)比例增加,膳食纤维流失,升糖指数增高。
3.高脂高盐的偏好: 油炸、烤制的食物(如烤包子、油炸馓子)深受喜爱,但往往油脂含量过高;手抓饭等传统美食也常因追求风味而增加油脂和盐的用量。
4.果蔬摄入不足与不均衡: 尽管物产丰富,但部分家庭在烹饪中新鲜深色蔬菜的占比不足,或偏好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忽略了多样化摄入的重要性。
5.含糖饮料的侵蚀: 市售含糖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酸奶饮料)的普及,是游离糖摄入的重要来源。
二、科学解构“甜蜜负担”:关键在哪里? 儿童肥胖的核心在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能量消耗。结合新疆特点,需特别关注:
1. 游离糖(Added Sugar): 果干、甜馕、含糖饮料、糕点中的糖分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建议,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总能量的10%以下(最好低于5%)。过量游离糖不仅提供“空能量”,还扰乱代谢,增加龋齿、脂肪肝、胰岛素抵抗风险。
2.膳食纤维缺口: 精制主食(精白面粉馕、精米)和果蔬摄入不足导致膳食纤维缺乏。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延缓糖分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是控制体重和预防便秘的关键。
3.不健康的脂肪: 过量摄入饱和脂肪(动物油脂)和反式脂肪(部分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4.“隐形盐”: 高盐饮食不仅关联高血压,也可能间接导致肥胖(通过增加食欲和含糖饮料摄入)。
5.活动量不足: 学业压力、屏幕时间增加、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足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减少。
三、守护新疆娃的健康:科学防胖营养策略
基于科学事实和新疆饮食文化,我们为家长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智慧选择零食 取代“甜蜜陷阱”
**1.果干限量吃,鲜果是首选:**无添加糖的葡萄干、杏干等天然果干,每日宜控制在15–30g(约1–2汤匙)。优先用完整、当季的新鲜水果替代果干,每日1–2个拳头大小(约150–250g)。新疆特色优选:桑葚(花青素300mg/100g,铁1.85mg/100g);无花果(膳食纤维3g/100g,钙35mg/100g,钾 232mg/100g)。
如果当日水果总量不足200g,可酌情将果干放宽至30g,但需要相应减少其他主食或零食的碳水化合物,以免总糖与能量超标。
2.坚果适量,原味优先: 核桃、巴旦木、杏仁等是优质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来源,但能量高。每天一小把(约10-15克)足矣,选择原味无添加的,避免裹糖或盐焗的。
3.自制健康小甜点:自制无糖或低糖酸奶(可添加少量新鲜水果粒或新疆特色无添加糖原味杏酱)、蔬菜条(胡萝卜、黄瓜)蘸鹰嘴豆泥、少量全麦馕块。
(二)优化主食结构 保留“馕”的精华
1.回归全谷物: 优先选择传统工艺制作的、以全麦粉为主(或添加麸皮)的馕(如杂粮馕、窝窝馕)。全谷物保留了大量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升糖指数更低,饱腹感更强。
2.控制“甜馕”: 玫瑰花酱馕、核桃酥等甜馕应视为“甜点”,而非日常主食,严格控制食用频率和量。
3.粗细搭配: 在日常饮食中,用部分杂粮(小米、玉米糁、燕麦米)或薯类(土豆、红薯)替代部分精米精面。例如,抓饭中加入部分糙米或鹰嘴豆。
(三)烹饪巧改良 减油不减味
1.优选烹饪方式: 多采用蒸、煮、炖、凉拌、少油快炒等方式。减少油炸、油煎、油烤。例如,烤包子可用空气炸锅或烤箱减少用油;做抓饭时,减少初始炒肉的油量,利用胡萝卜等蔬菜的自然风味。
2.善用天然香料: 新疆拥有丰富的香料资源(孜然、小茴香、胡椒、洋葱、大蒜)。善用这些香料调味,可减少油盐用量,提升风味层次。新疆特色推荐: 用西红柿、辣椒(辣皮子)的自然酸味和鲜味提味。
3.控制烹调用油: 使用控油壶,定量用油。选择植物油(如葵花籽油、菜籽油、核桃油),减少动物油、黄油。尽量避免含“人造奶油”“植脂末”的奶茶、糕点(含反式脂肪酸食物)。
(四)蔬果彩虹盘 营养更全面
1.餐餐有蔬菜: 保证每餐都有足量的蔬菜,尤其是深色叶菜(菠菜、油麦菜)和彩色蔬菜(西红柿、彩椒、胡萝卜、茄子)。将蔬菜融入主食,如做蔬菜抓饭、蔬菜汤饭、蔬菜包子馅。
2.水果要适量、多样化: 水果虽好,但含糖量也不低。每天1-2份(一份约一个拳头大小)足矣,优先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柚子)和当季水果。避免用果汁代替水果。
新疆特色推荐: 凉拌恰玛古(富含维生素C、钾)、皮牙子(洋葱)生吃(富含槲皮素)、沙棘(维C之王,可少量添加于饮品或酱料中)。
(五)严控含糖饮料 白水是王道
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 鼓励孩子养成喝白水或淡茶水的习惯,随身携带水壶。
1.彻底告别含糖饮料: 不购买、不储存果汁饮料、碳酸饮料、风味乳饮料。即使是100%纯果汁,也应限制(1天不超过120ml),因其缺乏纤维且糖分集中。自制无糖果蔬汁(连渣)偶尔可饮,不能替代水果。
**2.规律进餐,重视早餐:**保证一日三餐规律,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导致暴饮暴食。尤其重视营养均衡的早餐(包含全谷物、优质蛋白、蔬果),如:全麦馕+鸡蛋/少量奶酪+黄瓜片/西红柿片+无糖酸奶/牛奶。
**3.动吃平衡,快乐成长:**鼓励孩子参与舞蹈、户外游戏(踢足球、跳绳)、散步、骑自行车等活动。保证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减少静态时间(看电视、玩手机、平板)。
四、特别提示:关注“隐形饥饿” 在控制总能量、优化饮食结构的同时,要确保关键营养素的摄入:
1.钙与维生素D: 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保证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摄入,鼓励户外活动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必要时,在医生/营养师指导下补充。
2.铁: 预防贫血。红肉(牛羊肉)、动物肝脏(适量)、血豆腐、深绿色叶菜是良好来源。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青椒)促进铁吸收。
3.锌: 参与生长发育和免疫。贝壳类海产品、红肉、坚果、全谷物是来源。
结语:
新疆娃娃的健康,关乎未来。这份“甜蜜负担”并非不可化解,关键在于科学认知、平衡选择、智慧改良。让我们珍视新疆得天独厚的物产宝藏,传承美食文化中的健康智慧(如食物多样性、善用天然香料)。同时,积极拥抱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甜蜜陷阱”(游离糖、精加工食品),增加全谷物、新鲜蔬果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我们就能让孩子们在享受家乡美味的同时,远离肥胖隐患,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如天山雪松般茁壮、健康地成长!记住,预防永远优于治疗,从每一餐开始,为孩子的健康未来筑基。
参考文献:
1.WHO 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2015.
2. 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 2019.
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来源: 新疆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