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重视健康,但一体检,报告单上少不了的“结节”总会让人忐忑难安。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虽说体检发现的结节多不需要手术,定期检查即可,但大家要清楚一点:不手术,定期检查≠不干预,任其发展。

毕竟结节出现的背后,说明体质出了问题,如果不改变其生长的环境,不仅结节可能进一步发展,身体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01****PART

“气”出来的结节****这时候该散了

结节的形成并非偶然,它们往往与我们的情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气出来”的!

人生在世有太多不容易,人到中年,谁没加过班,谁没憋过气,谁没听过「忍一忍算了」,谁没午夜梦回的时候才想起来白天该怎么反击……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山大”。

想想也是,现代人生活上、工作中总会有受气的时候,这些「气」不散出去,就成了疙瘩,长成了结。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得病,是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推动气血运行、津液布散、脏腑功能运行的重要力量。

阳气是推动脏腑气化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在阳气的作用下,人体精、气、血、津液得以不断生成和运转,从而促进各脏腑的生理机能活动[1]。

阳气足则正气足,阳气虚则水湿内停,继而产生气滞血瘀痰凝,结节、囊肿之类自然而然就容易产生了。

结节本质是“气滞血瘀痰凝”在体内壅结的结果,归属于“瘿病”“痰核”“乳癖”等范畴。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虽部位不同,但病机相通——多有肝郁气滞、脾虚生痰、血瘀成结。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而肝气不畅不仅影响情绪,还会使得脾胃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加之喜食生冷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痰湿内聚,阻滞气血运行,就会出现气滞血瘀从而内生结节。

概而论之,结节多始于“气郁”,成于“痰凝”;结于“血瘀”,日久“正虚”,郁、痰、瘀、虚四者,因果交织,相生相成。

据调查研究显示[2],有三类体质的人群易气滞痰瘀,受结节的“偏爱”:


图源[2]

夏季阳气升发至盛,人体气血运行旺盛,如果我们在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没有做好调养,那么就会助力结节的生长。

现下正处于三伏时节,阳气是一年当中最旺盛的时候,本身就自带“突破之力”,若借助自然界阳气的力量,可加速疏通经络、化痰散结、祛瘀消癥,事半而功倍!

02****PART

一个丑疙瘩****助消身上“千千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最好的药,其实就在厨房。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大部分慢性病症,都可以食疗来改善。

在热闹的菜场中,有一种其貌不扬的食材常常被人们忽视,它就是芋头。

芋头那粗糙的外皮和不规则的形状,让它看起来像个 “丑八怪”,但可别小瞧了它,它可是助力散疙瘩的食疗宝物!

《中国药典(2020年版)》里有一味药叫芋艿丸,就是用芋头制成的丸剂,主要用于痰核瘰疬,也就是颈部、淋巴结结核。

而在名医陈存仁的《津津有味谭》中,也记载过一个对付颈项结节的“蹲鸱丸”,说:此丸仅由一味小芋艿制成,实际即为芋头丸。

为什么吃芋头会帮助散结呢?


芋头和半夏、天南星同属于天南星科,都是对付肿块、痰核、瘰疠的好东西。但是半夏和天南星效力很冲,容易伤正气,而且都有小毒。

而芋头有这个化力,但是却比半夏弱很多很多,半夏太强了,容易伤害身体的正气,很多人不能用,但芋头却刚刚好,非常的平和,而且它还好吃,更容易让人接受。


*芋头的“小毒”做熟后即无

近现代很多名大家:叶天士、陈存仁、邓铁涛、张庆军等等都很会巧用芋头,外用&内调,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除了书中有记载外,很多中医老师也都有推崇。


芋头能“泻”能“补”,除了有助于消“疙瘩”,常食芋头对全身都有益处:

“芋本功外,食之令人肥白”。(《证类本草》)

“食之去死肌,令脂肉悦泽”。(《食疗本草》)

看似都在说芋有美容丰盈体态的作用,但其实是在说它健脾补虚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脾胃亏虚,一定是面黄肌瘦、四肢干柴的,不会呈现出肌肤充盈有光泽的状态。

食芋之后,脾胃健康有力,吸收消化能力变强,津液气血的运化恢复正常,可以源源不断地向身体输送能量,也加快了新陈代谢,达到一种“脂肉悦泽”的状态。

芋头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3],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帮助抗炎抗氧化[4]。

因此,无论从现代营养学角度,还是从中医食疗角度,芋头都是难得的补益食物。

芋头中,效用与美味最佳的当属荔浦芋头。

《食疗本草》中说:“白净者无味,紫色者良,破气。”


也就是说,优质的荔浦芋切开后花纹呈现紫色,相比于普通的芋头,它的破气之力更强,在“泻”掉疙瘩的同时,能把刚刚蹿出来的“气结”从源头上破除掉。

03****PART

借天力 消疙瘩****必吃这碗羹

三伏阳气旺盛,正是借天力散结的好时期,可以试试陈皮玫瑰芋头羹。

清代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丸服散瘰疬”配方上加入陈皮与玫瑰花瓣助力芋头的行气疏散力量,就会更加事半功倍。

1****玫瑰花

结节的生成,往往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人往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行瘀滞,加之脾虚生痰,痰瘀互结于肺络,形成结节。

玫瑰花活血行气、疏肝解郁、芳香开窍[5],理气而不辛燥,和血而不破血。

药性非常温和,能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可以帮助理气解郁,活血散瘀。

2****陈皮

陈皮是一种非常“好用”的食材,能够调节人体脾胃的气机,同时具有燥湿的特性,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同时兼具化痰功效,非常适合当下时节。

这么一套搭配下来,有形的痰疙瘩能够化得开,无形得气也能被消掉,同时还不伤阴血、呵护脾胃。

不过要煲出这么一份陈皮玫瑰芋头羹,可谓是费时又费力了,而且还得长时间坚持才有用。

来源: 凤凰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