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高温下,普通人热得大汗淋漓,慢阻肺患者却可能连呼吸都像在“蒸桑拿”——闷、重、费力。近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呼吸科邓秀娟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71岁的慢阻肺患者严大爷,因持续高温,长时间开空调把温度调得低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经紧急救治才转危为安。邓秀娟提醒:高温高湿天气是慢阻肺患者的"隐形杀手",需格外警惕。

为何高温高湿天气是慢阻肺患者的“隐形杀手”?

1、炎热的天气会使人体的耗氧量增加,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我们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其肺部功能已经受损,在高温下呼吸负担进一步加重,容易出现气短喘息等症状。

2、高温时人体为了散热,会通过加快呼吸来排出体内的热量。此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这种呼吸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如何让脆弱的肺部在热浪中“轻装上阵”?

1、预防中暑

高温环境下,室内外温差大,冷热交替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使患者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同时,高温还会让人体水分流失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心肺负担。

所以,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切忌贪凉,科学使用空调。患者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使用空调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此外,还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以减轻呼吸道干燥不适。

2、休息方面

夏季应根据节气变化,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不宜整晚开空调,盖好腹部和背部(最容易被“人造风寒”入侵身体的部位),以避免感冒及寒气伏肺。

老年人易睡眠不实,午饭后血液汇集到胃部较多,脑部血流较少,相对缺血缺氧,应通过午休保持精力。

3、锻炼方面

暑热明显,适当运动,使阳气充分长养,如起居中“晚睡早起”即蕴含多运动之意。由于夏季生长旺盛的阳气作用于人体,使人易汗出,在发汗的过程中,阳气随汗而失,易致机体阳虚,故运动方式应适度,时间应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以避暑热慢阻肺患者稳定期可选择散步、慢跑或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20-30分钟为宜。

慢阻肺患者有哪些中医特色疗法适合做?

呼吸科邓秀娟主任医师介绍,慢阻肺患者作为普通人在家里就可以做到的中医特色疗法有:一是按摩,二是穴位贴敷,三是食疗。

1、按摩一般在睡前或是早起前进行,最好是排空二便,仰卧在床,腿部可以屈膝,把双手搓热!不要用一双凉手去揉腹,左手按住腹部,掌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顺时针绕着肚脐揉上30次,再逆时针揉上30次

2、敷贴内含有细辛、苍术、肉桂、生姜、麻黄等中药,个人体质不同,所需要的药材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治疗前需要先与医生沟通,明确贴药的时间以及部位选穴等等。

3、食疗推荐

莱菔子粳米方

食材:莱菔子粉末15g,粳米200克。做法:两味同煮粥,早晚餐温热服之,每日1剂。功效:有化痰平喘、行气消食之功。

贝母粳米方

食材:贝母粉10g,北粳米50g,冰糖适量。做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粥稠而成,每日早晚温服。功效:具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的功效。

这个夏天,愿你能从容应对,自由呼吸!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呼吸科 谭晓茜 毛洪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谭晓茜 毛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