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癌细胞”曾是抗癌领域充满希望的理念——切断癌细胞赖以生存的葡萄糖供应,似乎能直击要害。然而,中山大学邝栋明、魏瑗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这个策略背后令人震惊的真相:严格限制葡萄糖的低碳水饮食,可能为癌细胞打开通向肺部的转移大门。
颠覆性发现:低糖代谢竟成癌症复发推手
研究团队分析了覆盖22种癌症类型、2514例未经治疗且无转移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令人意外。在多达15种癌症中,原发肿瘤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活性越低,患者术后两年内的复发风险反而越高。
这一现象在肝癌患者中尤为突出:术后发生肺转移的患者,其原发瘤的葡萄糖代谢活性显著低于未转移者。肿瘤本身“吃糖少”,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成为转移风险的预警信号!
动物实验揭示饮食的双刃剑效应
为了探究背后的因果关系,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小鼠实验。高碳水饮食确实促进了原发肿瘤的快速生长,符合传统认知。但低碳水饮食虽然抑制了原发瘤的生长,却付出了高昂代价——它显著诱导了肿瘤向肺部的转移!此外,这种促转移效应与原发瘤的大小无关。
观察肺部微环境发现剧变:巨噬细胞大量浸润,同时具有强大抗肿瘤功能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锐减高达70%。这种特征在发生肺转移的肝癌患者肺部组织中得到验证。更值得注意的是,变化发生得极快:低碳水饮食开始仅3天,肺巨噬细胞数量几乎翻倍;第6~9天,关键的NK细胞就急剧减少。
癌细胞的生存策略
当癌细胞遭遇葡萄糖短缺时,它们启动了一套精妙的“自救”程序:
1.葡萄糖限制引发癌细胞内质网应激
2.激活HRD1酶催化肿瘤坏死因子TRAIL修饰
3.修饰后的TRAIL被装载进外泌体释放入血
这些携带TRAIL的外泌体到达肺部,被巨噬细胞接收后导致其“叛变”——变成促癌的M2型。这些巨噬细胞表面高表达PVR(CD155)分子。PVR与NK细胞表面的TIGIT受体结合,发出“停止攻击”信号,导致NK细胞耗竭,彻底丧失清除转移癌细胞的能力。最终,这条通路为癌细胞转移铺平道路。
免疫疗法:破解困局的关键钥匙
面对这一复杂机制,研究团队找到了破解困局的关键——TIGIT抑制剂。在实验中,使用抗TIGIT抗体药物,成功恢复了因低碳水饮食或葡萄糖代谢缺陷小鼠肺部的NK细胞数量和功能。
效果令人振奋:不仅完全阻断了低碳水饮食诱导的肺转移发生,同时还对缩小原发肿瘤有积极作用!这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极具希望的新方向。
血液中的预警信号:外泌体预测转移风险
该研究的另一重大价值在于发现了潜在的早期预测标志物——血液中由癌细胞释放的、携带TRAIL的外泌体。在肝癌患者队列中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以TRAIL外泌体水平作为标志物,能有效区分肺转移与非肺转移患者。
在验证队列中,其预测术后1年、2年、5年肺转移风险的准确性分别达到0.824、0.768和0.674,显著优于传统的甲胎蛋白检测和原发瘤大小等指标。这意味着未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能更早、更精准地预警术后肺转移风险,为个体化治疗和密切监测提供关键信息。
重要警示:癌症患者饮食干预需科学谨慎
这项突破性研究彻底颠覆了“单纯控糖有益抗癌”的简单认知。
**1.****切勿盲目极端控糖或断食:**对术后患者,生酮饮食等严格限糖方案可能激活促转移通路
**2.****能量平衡至关重要:**过度限糖会严重削弱免疫防御系统
**3.****综合干预是未来方向:**安全策略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并整合免疫疗法
**4.****严格遵循专业指导:**任何饮食改变必须与肿瘤医生和营养师充分沟通
中山大学这项《细胞》研究如同警钟,揭示抗癌战场的复杂性远超想象。“饿死癌细胞”的理想路径下,竟暗藏促进转移的陷阱。对癌症患者的核心启示是:警惕极端控糖误区,抗癌需要综合策略。未来结合精准代谢调控与前沿免疫治疗,才是战胜转移的更优解。
参考文献:Glucose restriction shapespre-metastatic innate immune landscapes in the lung through exosomal TRAIL,Cell(2025).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