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约占全球一半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尽管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但70%患者术后会复发,且晚期患者治疗选择有限。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型tRNA衍生小RNA(tsRNA)——5′-tiRNA-Gln,它能像“分子刹车”一样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相关成果发表于《Frontiers of Medicine》。
小RNA的“隐藏技能”:从蛋白质合成到肿瘤抑制
tRNA是细胞内负责运输氨基酸的“分子搬运工”,而tsRNA是tRNA断裂后产生的小片段RNA。近年来研究发现,tsRNA并非简单的“碎片”,而是参与多种疾病进程的功能分子。在这项研究中,团队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76对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发现5′-tiRNA-Gln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下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转移风险呈负相关——肿瘤越大、发生转移的患者,5′-tiRNA-Gln水平越低。
进一步实验显示,在肝癌细胞中人为提高5′-tiRNA-Gln水平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约40%,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50%以上;而降低其水平则会促进肿瘤生长。动物实验也证实,高表达5′-tiRNA-Gln的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的肿瘤重量减少约30%。这些结果表明,5′-tiRNA-Gln可能是一种天然的“肿瘤抑制因子”。
锁定“关键刹车器”:EIF4A1蛋白的“活性调控”
为揭开5′-tiRNA-Gln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通过质谱分析发现,它能特异性结合一种名为EIF4A1的蛋白质。EIF4A1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启动器”,负责解开mRNA的复杂结构,帮助核糖体启动翻译过程。而5′-tiRNA-Gln与EIF4A1结合后,会抑制其活性,就像给蛋白质合成踩了“刹车”。
实验显示,5′-tiRNA-Gln通过一种特殊的“G-四链体”结构与EIF4A1结合。这种结构由多个鸟嘌呤碱基通过特殊氢键形成,如同一个“分子抓手”,能牢牢抓住EIF4A1,阻止它解开mRNA。当研究人员突变5′-tiRNA-Gln的G-四链体结构后,其抑制肿瘤的能力完全消失,证实了该结构的关键作用。
阻断“致癌信号链”: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潜力
蛋白质合成被抑制后,哪些关键分子受到影响?团队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5′-tiRNA-Gln主要降低ARAF、MEK1/2和STAT3等蛋白的水平。这些蛋白是促进肝癌进展的“信号枢纽”,它们的减少会导致MAPK、STAT3等致癌信号通路活性下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临床样本分析也显示,肝癌组织中5′-tiRNA-Gln水平与ARAF、MEK1/2、STAT3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印证了实验室发现。
目前,tsRNA作为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团队指出,5′-tiRNA-Gln在肝癌组织中的特异性下调使其有望成为诊断标志物,而通过模拟其功能设计的小分子药物,可能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策略。不过,该研究目前仍处于基础阶段,未来需进一步验证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来源: 医学前沿Front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