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逐渐成为许多人难以企及的“奢侈品”。辗转反侧的深夜、清晨疲惫的醒来,这些失眠带来的困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当我们在寻找失眠原因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饮食。事实上,你的失眠很可能是“吃出来的”,营养与睡眠之间相互影响,好的饮食习惯及结构会对睡眠大有裨益,而错误的饮食方法可能会带来睡眠障碍。

PART.01主食匮乏:摧毁睡眠的生产线很多人为了减肥,简单地在饮食习惯中减少、甚至完全不吃主食。然而,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毁长城”。主食中的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的关键原料,而5-羟色胺直接影响情绪和睡眠质量。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它在体内转化为5-羟色胺,进而合成褪黑素——被誉为“睡眠激素”。长期不吃主食,就如同切断了睡眠激素的“生产线”,睡眠自然难以安稳。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镇静神经递质,能有效抑制大脑兴奋,促进睡眠发生。而这种对睡眠至关重要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全谷物中,比如糙米、燕麦。不吃主食的人,GABA水平更低,常常陷入“躺平却清醒”的无奈境地。

结合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无论是健康成年人,还是肥胖人群,都应当保障主食、碳水化合物在饮食结构中的合理比例,为睡眠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PART.02矿物质不足:“偷走”深睡眠的元凶钙在睡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项发表于《欧洲神经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在深睡眠阶段(REM),体内的钙水平会升高。由此可见,钙的缺乏可能会导致深睡眠的不足或缺失。此外,钙还能帮助大脑利用色氨酸制造褪黑素,进一步助力睡眠。牛奶、豆腐、绿叶菜等都是富含钙的优质食品,日常饮食中不应忽视它们的摄入。

镁同样是维持良好睡眠的关键矿物质。它为许多人体内生化代谢提供支持,具有调节神经细胞与肌肉收缩的功能,既能消除疲劳,又能镇定神经。北达科他州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镁的缺乏会引发睡眠障碍。虽然坚果、黑巧克力、香蕉等富含镁,但减肥人群常因“热量高”而避之不及,殊不知这样做也将优质的助眠营养拒之门外。

PART.03**晚餐的3大陷阱****时间错位:消化系统被迫“加班”**胃排空需要大约3小时,睡前吃宵夜会让消化系统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同时也会使得褪黑素分泌延迟,从而导致入睡困难。原本应该进入休息状态的身体,因为额外的消化任务而难以放松,睡眠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饮食“雷区”:高脂及反式脂肪酸
高脂食物会延长消化时间,而常见于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不仅会使IL-6炎症因子升高,干扰睡眠连续性,还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让人在睡梦中饱受不适折磨。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成分,如同潜伏在晚餐中的“睡眠杀手”,悄悄破坏着我们的睡眠。

饮鸩止渴:酒精的欺骗酒精虽能让人快速入睡,但它带来的睡眠并非优质睡眠。实际上,酒精会减少深睡眠时间,增加半夜觉醒次数。表面上看似解决了入睡问题,实则是以牺牲睡眠质量为代价,长期依赖酒精助眠,只会让睡眠问题愈发严重。

因此,选择恰当的晚餐搭配至关重要。以清淡蛋白质(如鱼、豆腐)搭配丰富蔬菜的组合,既能提供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过大负担,为一夜好眠奠定基础。

睡眠与饮食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饮食是守护优质睡眠的关键。当我们告别饮食误区,注重营养均衡,就能重新夺回对睡眠的掌控权。从现在开始,关注每一餐的选择,让健康饮食成为对抗失眠的有力武器,迎接充满活力的每一天。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