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一个节气,宛如一把钥匙,正式开启了盛夏的大门。随着气温节节攀升,空气湿度也不断加大,“上蒸下煮”的桑拿天模式粉墨登场。

您是否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扰——穿短袖怕被烈日晒伤,穿长袖又闷热难耐,腰间那一圈恼人的“游泳圈”在贴身衣物的衬托下愈发明显;身体还时常感到烦热倦怠,毫无食欲。既想靠冷饮来驱散暑气,又担心痰湿堆积,让身材变得更加臃肿。如何在科学养生的同时,借助天时来调理体质、瘦身降脂,已然成为当下备受热议的话题之一。

小暑节气高温多湿,人体阳气向外散发,出汗量多,容易耗气伤津;暑气与心相应,心火容易旺盛,人就容易心烦气躁、失眠多梦;暑热常常夹湿,湿邪阻滞中焦,会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进而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粘腻,甚至会让肚子上的“游泳圈”不知不觉地增多。

《灵枢》云:“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暑属于阳邪,其性升散,皮肤腠理开放,这样就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所以对于空调病、感冒等问题要格外警惕。面对这般“暑湿夹击”的局面,怎样科学地调理身体呢?这份小暑节气健脾瘦身指南,您可一定要收好!

一、清补为本,健脾祛湿

小暑时节,气温即将逼近年度最高值。此时养生,首要任务是清热解暑,同时辅以健脾祛湿,以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达到瘦身降脂的目的,同时从容迎接酷热的三伏天。

(一)推荐食材

清热解暑的食材丰富多样,在此特别推荐冬瓜、丝瓜、绿豆、莲藕、黄瓜等。这些食材价格亲民,容易获取,适量食用能够缓解暑热;在健脾祛湿方面,可以选择山药、薏米、红豆、茯苓、芡实、莲子等食材,它们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去除体内湿气,让身体更加轻盈自在。另外,应避开油炸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

(二)推荐药膳

1.绿豆汤

(1)原料组成:绿豆50 - 75克,冰糖10 - 15克。

(2)制作方法:将绿豆洗净后浸泡2 - 3小时,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3)适宜人群:清热解暑、利水消肿,适合暑热烦渴、水肿尿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人群饮用。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性寒,经常腹泻、手足欠温等脾胃虚寒的人,建议搭配陈皮、生姜等温性食材来中和其寒性。

2.酸梅饮

(1)原料组成:乌梅50克,山楂3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冰糖适量。

(2)制作方法:将食材浸泡后煮3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

(3)适宜人群: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适合口干舌燥、心烦口渴、汗多疲乏人群,特别适合经常户外运动汗出较多的人群。

3.冬瓜海带汤

(1)原料组成:冬瓜200克,干海带30克,盐少许。

(2)制作方法:将海带泡发洗净,冬瓜切片,与海带一同煮至软烂,加入盐调味。

(3)适宜人群:清暑利湿、减脂降压,适合需要控制体脂的人群,可作为暑期日常饮食搭配。

二、穴位按摩,简便易行

(一)推荐穴位

1.内关穴

(1)穴位定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约3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1 - 3分钟,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内关穴可以缓解心烦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有助于宁心安神。

2.阴陵泉穴

(1)穴位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沿胫骨内侧向下推,至最凹陷处)。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 - 5分钟,每日2 - 3次。此穴位可健脾利湿、通利三焦,能够改善暑湿困脾所导致的腹胀、便溏、水肿等症状;同时本穴也是减肥要穴。

3.丰隆穴

(1)穴位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2)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持续按压穴位,或做环形按揉,每次1 - 3分钟,以局部有沉重酸胀感为佳。此穴位可化痰祛湿、和胃降逆,帮助缓解痰湿阻滞引起的身体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此穴擅长化痰祛湿,是痰湿质(喝水都长胖)人群减肥要穴。

以上穴位,除了日常按揉,也可以采用中药贴进行穴位敷贴,以通经活络,健脾化湿,助力减脂瘦身。

(二)拍打“窝窝”

将手臂伸直,掌心向上,用虚掌(手掌微屈,指关节放松)或空拳均匀拍打肘窝、腘窝,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红、有轻微痛感为宜,每次拍打10 - 15下,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拍打后可饮用300毫升温水,以帮助身体代谢。此法能够排毒祛湿、疏通经络,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通络减脂。

三、起居运动,顺应天时

小暑时节气温较高,暑热伤津耗气,身体容易倦怠乏力,注意起居有时,顺应自然节律:白天建议适当午休小憩,时长30分钟左右为宜,这样能保证一整天都神清气爽。上午11点至下午4点,应尽量避开烈日,减少户外高强度活动。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少量多次地饮用温开水,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等物品。

在高温天气里,要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空调温度控制在26℃ - 28℃为宜,避免直吹身体,注意呵护阳气,保护颈、背、腹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运动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强度适中即可,避免大汗淋漓,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舒缓的运动。同时,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不宜立即冲凉,更不宜大量饮用冷饮。

春夏养阳,小暑节气,在清热解暑的同时,起居上特别要注意呵护阳气,暖食护阳,乐观生阳,早睡涵阳,运动通阳,敷贴养阳,药浴温阳,阳气足则代谢加快而有利于减脂瘦身。如此,即便身处盛夏,也能保持轻盈的身姿。掌握好这份“小暑瘦身指南”,守护身心健康,让生活安泰祥和!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王靖涵 尹慧 金关兵 曾庆佳 欧阳峰松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