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和闺蜜吃一样的火锅,她腰细得能绕呼啦圈,我肚子上的肉却能叠三层?”“别人减脂餐吃两周瘦5斤,我啃了半个月水煮菜,体重秤数字纹丝不动还反弹两斤?”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怀疑人生”的时刻,先别骂自己没毅力。

“易胖体质”

真的存在

可我觉得我更像

吃了炸鸡烧烤火锅冰淇淋

转头就忘的“健忘体质”

先别急着甩锅给基因,咱们先看看肥胖的“门派”。有种叫“体质性肥胖”的狠角色,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从小就圆滚滚,家族相册里找不出一个瘦子,就算顿顿啃草,体重秤也懒得搭理你。还有“营养性肥胖”,小时候是清秀挂,结果25岁后突然开启“膨胀模式”,久坐不动+奶茶火锅轮番轰炸,体重像坐火箭似的往上冲。最绝的是“混合型肥胖”,既有家族遗传buff,又撞上自己管不住嘴,简直是“胖上加胖”的地狱模式。


易胖星人最破防的,是DNA里的“捣蛋基因”——750多个肥胖相关基因里,FTO和MC4R 最“出名”。它们一变异,你就总饿到想炫三碗饭,薯片蛋糕像磁铁似的往手里钻;代谢还被悄悄改了设定:别人吃蛋糕半天消耗完,你吃半块就囤成游泳圈,脂肪专往肚子、大腿堆,穿啥都显臃肿。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识别出的一些与肥胖相关的基因点位

但也别躺平!多吃蛋白和膳食纤维能延长饱腹感,零食换成坚果水果更健康,多运动、少熬夜——易胖体质也能靠毅力逆袭呀!

来源: 文字图片来源参考:深圳卫健委